加载中…
  
博文

    今年是吾师陆俨少先生诞辰110周年,回首往昔,思绪万千,想找出我25年前写的第一篇纪念陆老的文章,谁知竟找遍我的博客目录而不见。又查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明明标明了它在我的博客中的目次位置,怎么目录中就找不见呢?!—— 无奈,只好再发一次。


《山


  此文应约为江苏省国画院60周年而作 

  
标签:

佛学

    弘四是位有释道之缘的特殊画家,他的水墨禅画萧然出尘,颇令人感到意外。
http://s4/mw690/001IdJbJgy6UwD1t7fZ43&690


弘四水墨画集序——
岑寂悠远的水墨禅画
						
标签:

股票

   

我对吴冠中的再辨识

舒士俊


吴冠中是位

标签:

杂谈

   

    按一般常理,一幅中国画所画如果只有平地没有山,或只有山没有水,甚至只是高楼街市,我们把它叫风景不是更合适?可是,尽管是没有山,或没有水,一幅中国画你把它叫风景,中国画家会不高兴,叫山水才觉够味,如这些年兴起的所谓“城市山水”便是这样,——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标签:

杂谈

                               一、漫说惜墨与泼墨画法

 

    从风景到山水之变,画中留白的有无,应是个极关键的因素。而在中国山水画中,云便是留白——此乃有无之“无”也!而留白——有无之“无”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则是尤为重要、最为关键的。

 

 

    在我看来,画山水关注和探究云山,至少有两重意义:

    一是,云霞本身能幻成山水——可见之于我之前所举图例,其实,海市蜃楼亦云气之幻也。彼可反映云烟团聚则成形、散逸则成气的造化构成规律,而探究山水气韵,团聚成形、散逸成气的造化构成规律,当是不可忽视的

 

标签:

杂谈

    我从事中国画理法研究,二十多年来写的有关文章应不下百万。近来连续发些旧文,并非炫耀或单纯怀旧,而是想挑选一下,我最早写的一些文章,哪些对我后来的探索研究仍有铺垫根底的作用?有时甚至连我自己也感到奇怪,经过了那么漫长的学术探究之路,我今天的识见之广、之深,与二十多年前相比肯定不可同日而语。但为什么当年我写的有些文章,所探索阐述的艺术奥理,直到今天让我自己仍然信服?看来学术探索也好像爬山,尽管后面的爬山所见境界会有所不同,回过头去看,尽管对中国画笔墨的有些奥理我当初尚为懵懂,至今才豁然通悟,但当初开始的一些正确起点,对我以后的思路拓展还是非常重要。否则,倘若开始的路头一差,后来岂非越鹜越远,又哪有可能登高呢?

    但我这些文章现却几乎无人问津,只好作为存档了。我不由想起,曾经对我影响巨大的古代画论,还有谢稚柳的《水墨画》(我早就看到收有《水墨画》的《鉴余杂稿》一书被打折贱卖),童书业的中国画研究等,也难免受冷遇,而我又

(2011-08-29 09:56)
标签:

杂谈

 http://s3/mw690/001IdJbJgy6MVF7Su5492&690

 幽微见苍茫 清气入毫端——读童中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