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只是在你面前比较生涩。

(2014-05-31 23:16:36)
标签:

芷润初夏合十叩首。

无量日志。

芷润悟佛。

分类: 【春夏秋冬又一影】

我只是在你面前比较生涩。

 

 

 

我跟小和尚有一处心心相印的地方儿就是我俩人儿都一致赞同坐落在群山环抱如烟如梦的莲花湖正中央的幽静寺庙以及山涧里的小溪树林是个非常适合嬉闹撒欢儿闲云野鹤美哉美哉的所在当然,出家之人在修行圣地顽皮胡闹是不对的,醉生梦死也是不对的,更有甚在神圣的古庙里到处做爱——那简直是触犯了佛家的大戒天条的必须严惩赎罪后来小和尚杀妻入狱自赎苦行被师父暴打吊在空中篆刻般若心经……就是因果相生自然规律所行使的救度大法

 

有些故事得以被人理解恰恰是因为主人公非同寻常

它让你自觉地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从他们身上可以获得你所匮乏的勇气跟能量

 

在中,日,韩,朝这四个东亚国家里,佛教从来不是一个全民性的宗教,然而,它对凡俗众生的心灵以及生活的度化与影响,却是深远无量和源远流长的跟佛教相比较,儒家思想尽管肩负着准宗教的使命及荣耀,在大众的社会生活中长期霸占着“强势渗透”的显要位置,可惜它终竟缺少“彼岸意识”缺乏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儒家思想的核心意旨,在于对社会大众的道德劝诫与提点警醒,且重点着眼于现世的生存策略并予以规划——却唯独不是放在对众生的禅宗意识的培养上

 

功利地站于世俗金字塔尖端的儒家永远无法像佛教那般从人世尘寰中超拔脱升出来

 

如此探究佛家最根本的命脉落脚点在于哪里呢……?

——在于“破执”

 

“执着”于尘世与破除心灵上的种种“执念”我们总是在这两者之间动荡徘徊痛苦挣扎……小和尚一生中五个阶段的佛偈体现了人性中恶的本性及欲望和在意识形态之下的黑暗潜意识佛教中的“业力”指的是有情个人过去现在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集合恶业或善业的结果,最终会导致个人生命经历与他人所遭遇的现在及将来。也就是说,业力是主导有情因果关系因果报应的原素,并且是众生轮回的因,现世来世息息相关它全掺和儿

 

小和尚的“业力”缘自于他的“执着”

那么他执着于什么呢……

对美丽少女的贪慕爱恋对肉身性欲的猖纵痴迷对失逝缘分的愤恨杀戮

——是小和尚须破除的“执念”

 

《般若心经》最终度化了小和尚助他灭除心魔恢复平静苦行修炼惩戒以忏悔破执——终至成佛

其实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任何的执念都是一场空白

所谓其性本空无色无相本来空寂真空实相普贤法界体性

 

 

如我这般“基本没有觉悟者”,艰难摸索,自悟至此……

已然深感佛性的悲悯与澄明。而且有助于香喷喷地睡个好觉。

 

我佛果然慈悲。

南无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