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欲犹如火舌。

(2013-08-29 23:50:18)
标签:

芷润清教徒之夜。

8月29日。

谢绝转载。

分类: 【芷润独钓寒江大雪】

情欲犹如火舌。

 

  

 

对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我是怀有一种特殊情感来看待的

 

对他的观感,区别于夏目漱石的敏感超脱,区别于三岛由纪夫的分裂谲秘,区别于谷崎润一郎的怪诞能乐,区别于村上春树的散漫抽象,区别于松本清张的犀利批判——川端早期文字的悲凄与清淡让我备感亲切,中期文字的和谐与深郁的成熟美极大地烘托出一种脱俗的意境,晚期文字的官能欲望以及垂暮之感激荡着一颗青春颓靡走向谵妄的虚空的心

 

川端的文字有种“物我合一”的美态,一如他在《雪国》里所说的“美得不胜悲凉”,即便是殉道者的人生也能展现出无限美的超度,《伊豆的舞女》《雪国》《千鹤》《古都》,行文无不清澈畅达哀婉幽深,似乎川端在刻意追求一种内心的流浪气质,以弥补他年少时的忧郁胆怯,以及对美与爱情产生于深重悲哀的主观认知。川端认为爱情与美都是无常的,悲哀成就了美,不伦背德之爱带来了永恒美因死亡攀达极致,爱因徒劳涅超脱

 

川端在刊物自传中说:我没有无产阶级作家那种幸福的理想。既没有孩子,也作不了守财奴,只徒有虚名。恋爱因而便超越一切,成为我的命根子事实上,川端中后期创作在性爱与情感领域找到了深婉纯粹的契合点对色与欲的官能唤醒与沉溺;从而强化了美与爱欲的破败,以及逼近死亡的恐慌与悲伤

 

除了《春天的景色》《浅草的少男少女》等少量掌小说之外,川端的文字并没有“新感觉派”那种极端生硬复杂的颓靡倾向他的文字清浅,很流畅,深幽的情绪娓娓道来,像一个单薄无依的孩子对人世间略微怯弱的眷恋,是那样孤独,那样无助……叫人疼惜

 

尽管你我终究什么也抓不住那一丝一缕的印痕却紧贴肌肤……

备感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