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2021-08-15 11:14:19)
标签:
红楼梦蒋勋细说 |
分类: 读书笔记 |
经好友推荐在听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小李放假前每天上班前能听半回,小李放假后就不能这么规律了。好在也不急,万事随缘,有空就听点儿,是个不错的消遣。
年轻时看不进去《红楼梦》,因为那时看书注重情节。但是特别喜欢里边的诗词,在某种程度上《好了歌》、《好了歌解注》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像“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这句话对我的价值观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贾不假,白玉为床金做马!”宁荣二府当年是何等富贵?到头来,不过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对于金钱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生存本能,是一种天性。但成为金钱的奴隶,人生就太可悲了!挣钱是一种能力,享受金钱带来的快乐是一种福报。前些日子听说刘敏姐去世了,66岁,做过三次心脏支架手术,自己经营的山庄动迁,刚刚到手补偿款将近600万,还没机会享受,人没了。真正的“及到多时眼闭了!”,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不忘积累福报、积累“资粮”才是正道!
现在反观自己,活了半辈子犯的最大的错,是追求完美!世事哪能尽如意,花半开月未圆,求缺惜福不是更好吗?追求完美的人,最大的表现是强势。控制不住的强势,其实是一种病,我执太重的人,自己遭罪不说,身边人也跟着受罪,何苦呢?放过自己不是堕落,而是一种成全,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成全!
这些天于月仙“谢大脚”去世的消息霸屏了,可恨的是很多人用死人去蹭流量,岂不知“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无常才是常态,我们都在这无常的人生中沉沉浮浮,能把每一天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已经是很大的福报了,有慨叹别人的时间,不如好好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想过一个怎样的人生,余生如何度过才不枉此生?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这句话是我的警句!对权力地位,尽人事,随天意。不刻意的追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间正道是沧桑,能心安理得享受拥有才是正道。切忌巧取豪夺,那样即使得到,也不是长治久安之道!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你忙,忙什么?你累,累什么?不管是英年早逝还是寿终正寝,说到底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什么莫失莫忘什么不离不弃,我认同这句话:世界上所谓的忠贞,不过是背叛的砝码不够!夫妻之间如此,所有的感情都一样。所以没有必要太执着,对感情、对金钱都看淡一点儿,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头来不过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蒋勋把《红楼梦》当成佛经来看,我能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贾、王、史、薛,人间所有,谁都逃不过因果定律。整部《红楼梦》所有的人物,甚至佛经,尤其《地藏经》反反复复说的无非因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社会上所有乱相都是因为无知无畏的人太多了。大无畏精神,害人不浅啊!所以喜欢有信仰的人,因为信仰所以不敢胡作非为!因果的那个果是我的“砝码”,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所以懂得自我约束。起码,做个好人,不是也挺好的吗?
之所以爱听蒋勋细说《红楼梦》,因为他读了三十多遍《红楼梦》,之前不被注意的那些细节,被他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还是挺有意思的。说实话,开始不知道他多大岁数,但因为学了点中医,感觉他有时候说话的气息是有问题的,百度了一下,果然,曾经做过心脏手术;顺便百度了他的其他内容,看到他那么深情地朗诵自己的诗《我愿意》,顺便又查了他的情感经历,八卦吧?果然非同常人!这是别人的隐私甚至自由,无权评论!这些对我听他细说《红楼梦》没有大的影响。活到这把年纪,很多事已经见怪不怪了!
喜欢《红楼梦》、喜欢《金刚经》、喜欢苏东坡,这么高的契合度,这样的人难找啊。对了,百度上给蒋勋的定位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他在巴黎有自己的画室,这一点我也喜欢。喜欢有艺术气息的人,不俗气!比较认同席慕容对他的评价:“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窗,更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会长存。”
起码,对于《红楼梦》,“最佳引路人”这个定位于我比较确切!
网上讲《红楼梦》的人多了,喜欢谁就听谁的。或者谁的都不听,就自己看自己琢磨,不是也挺好的吗?
休息日,想到哪写到哪,有点儿乱,好像更多的是在说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