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读书会我自己都获益良多。虽然人数比上次少,反而坐得舒服而且能量比较沉淀,可能跟我一开始带了一个静坐冥想也有关。
有一个议题引发了不少讨论,就是与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个议题其实在新世界第四章中也有很精彩的描述。我个人是认为,如果我们与父母之间有未了事宜(心理、能量层面的,而不是事务性的),那么它会影响我们一生。所有人际关系,甚至与金钱的关系,都与我们如何看待、处理与原生家庭父母之间的问题有关。
天下的父母有无数种,亲子之间的关系模式也有无数种,昨天讨论的是:父母无理的索求。不单指金钱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好像你怎么做都无法讨他们的欢心和满意。父母用讽刺、埋怨、自怜,甚至生病,来做为控制自己的成人孩子的手段。
我的经验是,成人孩子(就是我们啦!呵呵!)如果内在有罪疚感,就很容易被父母的这些手段给“钩”上,随父母起舞。他们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会让我们心里涌起一个自我对话:“我真的没有关心到他们吗?我真的该像他们说的做到那样吗?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不孝吗?”其实,这对你和父母的关系一点帮助都没有。
我的做法是,每当父母说起人家孩子多棒、多孝顺,或是对我冷嘲热讽时,我会回头看看自己内在涌出的罪恶感,不足感。(很好玩的是,如果你问我父母,他们会异口同声的说,这个女儿非常孝顺,而且常常在亲友面前夸我对他们有多好,可是,他们还是会用以上这些手段来夺取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然后我会做自我抚慰(参考我以前的博文),不随父母的话起舞。
有的时候我会轻松的四两拨千金,像我爸爸埋怨我不记得他生日时,(我八月在台湾已经帮他过了阳历生日,谁知道他还有阴历生日,呵呵!),我就说,是啊是啊,我就是老不记得,我让哥哥以后一定要提醒我。爸爸也就无话可说了。只要你内在没有一个罪疚的钩子,他们这个戏也唱不下去。
网友留言说,在父母面前保持临在,被父亲批评为冷酷无情,不忠不孝,咳!我得要说,父母其实精得很,他们知道你心理在打什么算盘。如果你是真的在爱中保持临在,父亲不可能会对你有这样的评语。你的内在对父亲有什么批判?这是潜意识层面运作的东西,可能你自己都感受不到,但是可瞒不住你老爸。他感觉得到你用“临在”来对付他,把所谓“临在”当成一种手段工具,而不是在爱中。真正的临在会让你成为一个“让事情发生的能量场域”,在你临在中的人,会感觉很舒服,很有空间,不会反过来攻击你的。
另外家族排列系统的王学平老师也说,家庭的次序很重要。很多父母年纪愈大,会与儿女把角色颠倒过来,跟儿女撒娇,需求关注等。这个时候,宁思程老师建议儿女反过来跟父母撒娇,把自己变回小孩子的样子,把父母“推回”他们该做的位子上,呵呵!
我自己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真心的去称赞父母。王冬老师和王学平老师好像都是高手(大家可以过两天去看灵魂网上这次读书会的速记记录),很会来事儿,夸得父母芳心大悦。我虽然是个孝顺、贴心的女儿,可是好像真的很少真心的去夸赞父母,而且更重要的,去向他们表示感激。
今天就打电话回台湾去好好撒撒娇!
9月24号还有一次读书会。期待更精彩的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