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德芬
张德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23
  • 关注人气:1,2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没有你的故事,你将是谁?who would you be without your stor

(2008-01-05 18:01:00)
标签:

杂谈

    拜伦凯蒂的经典名句,就是:如果没有你的故事,你将是谁?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的故事所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并不是由种种事件(上学、毕业、结婚、工作、离婚、生孩子)所组成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些事件的反应所组成的。而我们的反应,就是我们脑海中,对于这些事件的诠释,以它们为中心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一念之转关于思想的基本理论就是:所有的思想都是回收(recycled),意思就是:没有一个你脑袋中的思想是没有被其他人想过的,所以,我们真的不必对自己想的东西太过认真,甚至与它认同。所以,要想学习一念之转的人,第一步就是要看见:你不是你自己的思想。

 

    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老人教若菱以静坐的方式去观照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与自己思想撤离认同的第一步:倾听到自己脑袋里的声音。第二步就是去了解到,你不必相信你脑袋里的声音,而被它牵着鼻子走。在准备要教授“一念之转”工作坊的过程中,我更加警醒地去观察自己的思想,然后很惊讶地发现,它们真的是一直想要误导我,以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看某件事情。而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多想真的是没用。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我也丝毫没有控制权,但是,我的头脑却会诱拐我去往某个方向去思考,让自己不舒服。

 

    当我看到这些多余、而且不必要的思想时,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我手上正在做的事情上,如果我坐在车上,或是没有在做任何事情,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觉自己腹部的起伏,或是鼻孔中空气经过的感觉。有的时候,思想虽然撤离了,但是感觉心理仍然有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就继续去在身体的层面感受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不去抗拒,只是去觉察,而很快地,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也会消逝。

 

    而刚开始学习去观照自己思想的人,可能没有办法做到立即撤退的功夫,因此,一念之转设计的问话,就是帮助我们去检视自己的思想,拉开与它的距离,并且以不同的角度来检视思想的真实性。而好玩的是,每当我们批评别人,觉得别人哪里需要改进的时候,通常问题的根源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是,不经过一念之转,我们看不见,这就是它的厉害之处。所以,我们通常都是有一个不舒服的地方之后,才会在外在看到一个不舒服的人或事,然后就去找那个人或事的麻烦。

 

    思想左右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要用心地去与它相处,把对我们无用的思想拿到放大镜下面去检视,然后自然而然地获得内在的自由。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内在力量来运作的。一念之转可以帮助大家,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找回内在的力量,愿意为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自己的思想,负起全部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