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陌生的老师对《梦境里的羊》的赏析

(2010-05-28 12:54:56)
标签:

杂谈

1、几年前,我在网上发现我发表在2005年《雨花》杂志上的《一只驻足我梦境里的羊》被一个叫张玲的老师选为赏析篇目发在2007年第2期《语文教学与研究》。这几年,我有很多文章被作为赏析题和中高考模拟题、试题。但我感觉赏析得如此到位的还是张玲老师,她(估计是女的)的赏析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了我当时写这篇文章的心态,深深的打动了我,感谢不知在何处的陌生的张老师。后来我收到了这家杂志的样刊和稿费。最近公事私事繁多,没有新作,格外懒惰,就把这篇赏析贴出来,当博文。2、昨天得知,南通下属的如东县把我去年年底写的《有些名字可以刻入石头》当作了今年该县的中考模拟题,我不知道我的文章被弄成什么样子了,我最担心的是命题者用“标准化答案”让学生陷入僵化的思维,这是一篇表达人文关怀的文章,但愿命题者

能读透我的文章我的心。

3、上个月南京溧水县白马中学的楚天遥老师把我的一篇文章设计成了试题,他很尊重我,把设计好的题目先发给我过目,看是否赞同,他出的题目很好,符合我当时的写作心态,这样我就放心了,谢谢楚天遥兄弟。4、今年我写的很少,3月写的3300多字的《沙娃泪》发在常州的2010年3期《翠苑》杂志,感谢主编冯光辉大哥近年来对我一贯的支持和鼓励。本月中旬,今年的新作,3500多字的《探路者》已经发在2期的《三角洲》(双月刊)杂志,已收到样刊和银子,至此,今年写的文章全发了,懒汉马国福对自己、对远方的父母亲人心灵上有所交待了,稍微有些安心。5、南大出版社的阎老师说上周五就给我把样书邮寄出来了,至今7天了,还没有收到,有些着急,这心情如同临近分娩的母亲急切地期待自己的子女出生一样,那就怀着一份期待、一份焦虑、一份幸福,慢慢地等吧。这次出书,出版社给我的样书很少,好像只有3套,这是我出书以来给样书最少的一次。我准备给父母寄一套,自己留一套,此外,基本上没有可送的,敬请各位朋友们理解,恕不相送。不过,如果哪天我得了一大笔稿费,碰巧酒喝多了,头脑一热一高兴,说不定我会用稿费买几本送给朋友。嘻嘻。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7年第2期

美点赏析
   三点导读

作者:张 玲


  像马国福的大多数作品那样,真诚、朴实、温情、隽永,是这篇散文的特点。
  一看到这篇文章,就让我想起去年彼得·杰克逊的电影巨作《金刚》。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用神秘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套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也有人在那儿摇头,说这是纯粹的幻想,幻想人类和动物拉近距离。如果说《金刚》是超现实的幻想,那么马国福的《一只驻足在我梦境里的羊》在描述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幻想,来得真实而自然。
  说到感情,难免让人有很多的感慨。感情是神秘的,无常的,不可捉摸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何况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呢?可它往往真实得让你不容置疑,总在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打动你,然后让你需要它,离不开它。“老羊从不远离我”,“吃完了便伸出舌头,舔我的手掌”,“老羊吃一会儿,然后抬头看着我,咩咩叫上一两声,似乎在表达某种谢意”,“而老羊却像个忠实的侍卫跟在我后面,我走它也走,我跑它也跑,我停它也停”。老羊的这些表现让人想起依恋妈妈的孩子,它哪里是只畜生?如果读者还心生疑虑,那么接下来的两件事会让你消除疑虑。“老羊焦急寻找小主人”和“老羊奋起帮助小主人”描述细腻,真实又让人惊讶,像金刚一样,感情“亲密、默契、细腻”的老羊是多么的可爱!而“柔弱的老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表现,与其说是天性的勇敢,不如说是“兄弟情”的激发,就像金刚一样,为救安妮竟然和几头恐龙决斗,和战斗机决斗。是啊,其实动物和人一样具有感情。
  我从《一只驻足在我梦境里的羊》不仅仅看到老羊对“我”的情,更看到“我”对老羊的一片爱心。“十只羊里面有一只年纪大了,身上的毛都脱了,走路总是走在后面,让人见了格外心疼。”“我”同情羸弱的老羊,而且是“格外心疼”,并且“我”细心的观察到:“老羊从不远离我,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来回吃草,而其它的羊早已跑得不见踪影,莫不是它对我有特殊的感情?”如果是一个粗心的人岂不会疏忽老羊对“我”的一片情?而一些朴实的细节,如“捡麦穗喂老羊”,“割青草给老羊开小灶”,“周末回家偷馒头喂老羊”,都表现了“我”细腻而真诚的爱心,虽然在文中所占的篇幅不多,更多的作用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但还是让人心生感动,也让人明白感情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呵护的,是需要尊敬的,甚至需要一份对感情的信仰,这样你才会收获一份真挚的感情。
  宠物是个标志新时代的名词,养宠物风靡大小城市。据说,养宠物有很多作用,如解闷、减压等,可人们在向宠物索取的时候,如果能像马国福对待老羊那样,那么街上的流浪狗流浪猫就没有那么多了。
  
  难点指津
  
  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没有停留在老羊可爱的层面上。7、8两自然段在兄弟情的基础上赋予了老羊更鲜明的形象。“老羊已为我家生了五只小羊,”“从它们身上剪下来的羊毛可以给我们缴部分的学费”,“父亲以六百多元的价格卖了老羊和它生的一只羊。可怜的羊、无辜的羊,帮我们度过难关后成为我命运和前程的牺牲品”,老羊把它的所有都奉献给了我们家,作者饱含深情的感叹老羊的瘦弱:“老羊已经很老了,谈不上瘦骨嶙峋,但每况愈下,毛脱得更厉害了,腿子比以前更细了,细得能看见血管和筋。"而不得已卖掉老羊“让我们心里十分愧疚”。这让我不禁想到为儿女默默无闻的呕心沥血的父母,为社会不遗余力的普通劳动人民,为国家不计名利得失甚至不惜失去生命的无名英雄。这是怎样的一种奉献精神!生于中国农村长于中国农村敏于感受生活的马国福,在他的眼里肯定有很多这样的奉献形象,这样的形象在中国的农村大量存在。而奉献和爱又怎么分得开?爱是奉献的动力,奉献是无私的爱。老羊不再是一只老羊,而是像老羊一样的为爱倾其所有的让作者牵肠挂肚的许多人。
  自然,“那只羊,变成了一截插入我梦境的锲子”就不难理解了。什么是“锲”?刀刻为“锲”!能入“梦境”的多是颇有影响的东西,“锲”入“我”的梦境那当是刻骨铭心的事物。从来不忘讴歌真善美的马国福,他有怎样的一个“梦境”?可是冰心的人世是爱的海,还是巴金的人心是真的金?真善美是马国福一向的倾向,所以,他的文章去尽铅华,没有雕饰,不像是一个28岁的人的作品,可是,他在不到28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
  
  考点训练
  
  1.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2. “那只羊,变成了一截插入我梦境的锲子”放在文章结尾处起到什么作用?
  
  附:参考答案
  1. 白描的手法。
  2. 这句话放在文章的结尾处,照应前文,呼应文题,也升华了情感,留下隽永的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