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读书是条回家的路

马国福

读书从来翻山越岭,喝茶过往万水千山。每一本书,观照一座书店寂静生长的风景;每一道茶,记录每一个人心灵净土的归去来兮。 一座书店,是你精神跋涉中能够安住的幽林小筑,不止于一盏灯的照亮,几时遇上书店的目光,自当与你内心的古村落久别重逢,目光所及,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朋友,江苏省十大最美书院、中观书院创始人诗人袁卫东兄弟说的。读书从来翻山越岭,读书也是持续的自我修整。如果说的好一

标签:

孙犁

散文奖

 

 

 

第二届孙犁散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2014-09-16 14:47:01)
标签:

文化

11月29日扬子晚报刊出记者郭小川专访我的报道,报道刊出后南通日报旗下的南通网第一时间转载,掌上南通、江海明珠网也予以转载。现贴出专访的电子版。

                   

                       马国福:故乡是我创作的源泉

 

http://s5/mw690/001Ictsqgy6EFENugGoe4&690

标签:

文化

 

    今年元旦期间和几个哥们一起到海安拜访老朋友海安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宁、画家黄海燕夫妇。在陈老师家,感受那份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氛围,十分的惬意,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征得陈老师同意后贴一组他家的照片。我的朋友有书法家,也有画家,还有买烧饼的个体户,也有看大门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的闪光点。这样的朋友都是我们生命中精神的财富。

http://s1/middle/5d891496nb805dad1c1a0&690

陈老师的创作室:致远庐

 

http://s13/middle/5d891496nb805cca99f6c&690

这个红木笔架很有格调,是祥云和龙身。

http://s12/middle/5d891496n78cd6136d4fb&690
陈老师的书桌

标签:

杂谈

1、几年前,我在网上发现我发表在2005年《雨花》杂志上的《一只驻足我梦境里的羊》被一个叫张玲的老师选为赏析篇目发在2007年第2期《语文教学与研究》。这几年,我有很多文章被作为赏析题和中高考模拟题、试题。但我感觉赏析得如此到位的还是张玲老师,她(估计是女的)的赏析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了我当时写这篇文章的心态,深深的打动了我,感谢不知在何处的陌生的张老师。后来我收到了这家杂志的样刊和稿费。最近公事私事繁多,没有新作,格外懒惰,就把这篇赏析贴出来,当博文。2、昨天得知,南通下属的如东县把我去年年底写的《有些名字可以刻入石头》当作了今年该县的中考模拟题,我不知道我的文章被弄成什么样子了,我最担心的是命题者用“标准化答案”让学生陷入僵化的思维,这是一篇表达人文关怀的文章,但愿命题者

能读透我的文章我的心。

 

标签:

杂谈

近日接到《辽宁青年》杂志上半月编辑部主任任知元编辑的邮件,说她编辑的我的发在该刊的《在乐都大街上泪流满面》一文获得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辽宁省期刊协会举办的'2009年期刊优秀编辑作品评选'二等奖。她给我发来了她的推荐意见。我“孔雀开屏”一下,把她的推荐意见贴出来,从中可以看出10年来我的心路历程。她是我的铁杆编辑,我是辽宁青年杂志的钢管作者,这种稳固的合作关系如铁似钢。感谢这么多年来辽宁青年的各位编辑对我的扶持和厚爱。政治上我们国家有“金砖四国”之说,那我和《读者》杂志、《辽宁青年》、《思维与智慧》杂志就是钢铁组合。有铁一样的关系,是我的福气;有钢一样的锐气是我的历练方向。感谢辽宁青年,感谢文字,感谢所有发表我文章的报刊杂志。

 

写作,精神的舞蹈

——《在乐都大街上我泪流满面》的推荐意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