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内容选自http://www.harvard.edu/
编辑 | 晓阳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一个越来越优秀的人。这里有6个哈佛专家的建议,教你培养一个善良、拥有责任心、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1. 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愤怒、悲伤、失望等负面情绪不仅可以影响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同时也能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不被它牵着鼻子走。在孩子情绪平稳时教给孩子这个技巧:首先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巴呼出,重复5次。当孩子处在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中时,提醒孩子,和孩子一起深呼吸。
2. 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爸爸妈妈是孩子努力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我们要教会孩子待人友好、互相帮助,关心周围的世界,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告诉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清晰解释这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别忘记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去做更好的事。
小编说: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为自我负责,这是OK教养理念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点。
3. 教会孩子富有同情心,帮助弱者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拥有同情他人的能力,不仅是亲人和朋友,还包括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让孩子想象:如果他是XX(班上新转来的学生、被他人欺负的孩子等等),他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教会孩子思考: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感受。也可以跟他谈论更多的问题:你可以为没饭吃的小朋友做些什么呢?那些没有家的小朋友呢?父母可以做很多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帮助孩子建立、发展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让孩子不再羞于表达自己对他人/事的感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做起。例如:让他们拥抱并感谢奶奶(妈妈、爸爸等)为他们做的美味食物;提醒他们在需要的时候经常说谢谢,并感激爸爸妈妈为他付出的一切。研究表明,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
小编说: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OK教养的课程中会有更加系统地讲解。
5. 教会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
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成绩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认为成绩等于一切。我们不妨以同样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行为处事,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保证孩子言行举止处处得体。孩子的行为举止尊重他人吗?能履行自己的承诺吗?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同伴的?又是如何对待让他不安的人的?这些都是爸爸妈妈教会孩子的。
6. 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如果你跟孩子的所有沟通都是在讲规则和纪律,那么你对孩子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试着跟孩子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陪他聊天,陪他玩儿,或者随便什么地方旅行也好,用更多的时间跟他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别忘了告诉孩子你很爱他。这能教会孩子理解爱与尊重,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真诚的人。
小编说:这也就是在说要高效地陪伴孩子,别用规则控制孩子,OK教养讲五种自我状态时,会讲到控制的家长自我这个部分。
其实很多爸爸妈妈都知道这些道理,但是在我们知道和我们做到之间,总是隔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没做到的原因分两种,一种是只是知道却不知如何去做,一种是知道明白怎么做却不去做。而身为爸爸妈妈的我们,经常是前一种,明明知道很多道理,知道我应该好好教养孩子,给孩子关怀和爱,却不知如何去做。那么欢迎您走入OK教养,这里有系统地、可视化的工具在等着你,为你画一幅从知道到做到的“行动地图”,让你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专家。
— The end —
OK教养相关课程:
OK父母必修课——开启千万家庭的丰盛之旅(☜点击查看)
OK家庭必修课——从幸福到亲密的钻石之旅(☜点击查看)
OK赢家之旅——觉察 改变 重生(☜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