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岛我的窝 | out vol.29 | Just 窝ing

标签:
火龙果大海just院落拉里涠洲岛杂谈 |
文/小火炉 Jason
人物:大海
年龄:27
职业:火龙果庄园主
窝龄:1年有余
窝地点:广西北海涠洲岛自己的火龙果庄园
对大海的采访真是一波三折。虽然天南海北,至少还都在国内,但那里时断时续的宽带让我们这些成天以网络为生的家伙好生郁闷;好不容易联系上电话采访,他又被大风隔在北海没有航船回来;总算回到涠洲岛的家里,偏赶上一波去年来过的朋友又特意来找他喝酒;采访完了他发照片给我,那天我在外面收不了,他回复消息说:“原来今天是周末啊,你休息,忘了,呵呵!”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听大海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毛姆的小说《刀锋》,他很像那个主人公拉里,拉里通过不断地流浪去寻找精神世界和得救之道;而大海从17岁走出安徽老家,不论是为生活所迫也好,为追求理想也罢,他走南闯北,四处漂泊,去过很多地方,北京上海青海祁连山;做过无数份迥然不同的工作,种地、放羊、户外领队、发型师、厨师,甚至淘金者……提起这些,大海总是很谦虚地说,不要写这个了,说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我确实做过。我相信他是真诚的,我也相信,只有经历了生活,才能真正懂得生活。
现在大海的家安在海边,广西北海涠洲岛上。走出大海家院子的门,就是窄窄静静的环岛公路,穿过公路再往前走过一片防风林,就是海了。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落,干净的入口两边是茂密的热带矮树丛,拐进去右手边是一间厨房连着卫生间,左手边是三间卧室,都是砖瓦平房。中间是院落,搭了一个丝瓜架子,茂密的叶子攀满了藤。架子下摆了张桌子和两把躺椅。院落西面,是一大片的红红绿绿的火龙果园。
一年前,这个院落的位置上还是一片荒地,可能几百年都没有人在这盖过房子,遍地的灌木和杂草。大海自己清理地基,自己盖房子,铺设水电线路,有时候会请朋友帮忙,但绝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己做的——听起来真像个天方夜谭。
天边的火龙果庄园
这样一个流浪惯了的人怎么会跑到一个几乎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安家落户,娶妻生子,是偶然,也许也是注定。上海是大海到涠洲岛前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座城市。他说上海的节奏特别快,比别的地方城市更快,虽然也能跟得上,但感觉生活很累,或者说那不是在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相对自由,没有什么约束的生活,所以就总是想着离开。于是大海就从上海告别了朋友们,说是要自己一个人骑着单车走中国的海岸线,从广西的涠洲岛一直骑到黑龙江的漠河。
旅行就从涠洲岛开始,也在涠洲岛结束。刚到起点的大海发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他看过很多地方的海,但唯独涠洲的海使他不愿离去。他还认识了现在老婆,于是就结婚了,生孩子,窝在这了,整个计划就破灭了,没有实现。朋友们都在调侃:哎?你不是要骑车吗?怎么留在北海了?大海就嘿嘿地笑。
是的,连大海自己都没有想过会到海边去生活,建立这样的生活方式,一种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每天早上起来喂狗狗、种地、除草、到新建的木屋里拾掇拾掇;还会开着那种二战时样式很酷的带拖斗的三轮摩托,去海鲜市场买一些没见过的海鲜——用大海自己的话说:“像一个农场主一样,打理柴米油盐。”他还挺得意地说:“我做海鲜很好吃的,手艺不错;我喜欢新的做法,不同于南方的清淡,加一些豆豉、泡椒之类的,带一点辣味的,我老婆是重庆人嘛,口重,而且朋友们也说不错。我还自己理发呢!”就这样,日子过得很简单,也很生活,或许累一点,但很开心。
大海的火龙果园有十多亩大,岛上空闲的时间很多,什么剪枝啊除草啊,大海一般都一个人做了。肥料嘛,就是下海打渔捞上来瞧不上眼的小鱼小虾,算是绝对的全生态有机肥了。“火龙果的花你没吃过吧?”大海像个孩子般炫耀地问。“火龙果的花像昙花一样在晚上开的,一般一条枝上开5朵,不能都留,留2朵就行了;多余的花就可以摘下来,熬得很浓很浓,有很多胶质,很好吃的,而且还能养颜呢。”“你可以6-11月来涠洲岛,那个时候火龙果开始结,15-20天就会成熟一批,这里的火龙果外面的可比不了,果肉又通透又滑,很甜!总有朋友来了一带就是好几箱。”我问他火龙果园算不算他在岛上的一项收入来源,大海很肯定地说不算啦,感觉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不花钱一样,朋友来玩,来看他,只要大家开心,花一点辛苦很值得。
夏天的时候,这里几乎每天清晨都有美丽安静的日出,白天阳光灿烂,大家在院落里吃饭、休息、聊天、洗澡;傍晚的时候就跑到不远处的海边,那里是一排排傍晚归来的渔船,夕阳温柔的照在海上,海水留着太阳的余温,很舒适。于是大家纷纷下海、逮鱼、抓螃蟹、抓海螺、潜水、看珊瑚……到了晚上就去海边的帐篷里住,入夜了就有微微的凉爽的海风,在海浪声中能睡个香甜的觉。冬天来了,大伙就窝在朋友的酒吧里喝酒聊天。
小小乌托邦
为什么一定是涠洲岛呢?
我和妻子在这里相识,这是我们相爱的地方,也是我们俩都喜欢的地方,我们想在这里生活下去,做一个小小的旅馆,去接待,嗯,或者说去感染身边的和来到这里的那些人,那些想要这样生活,而没有这么做的这些人,去感受真正原始与自然的生活。
你的旅馆叫什么名字?也建在海边么?
旅馆叫“77”,名字来源于我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那天正好是七夕。很多朋友来到我们这儿就不愿意再走了。涠洲岛很美很原始,海水像马尔代夫的海一样纯净,还有漂亮的珊瑚;从旅馆的房间就可以看到海,推开窗子就是两三公里那么长的沙滩,只是属于你和朋友们的安静的沙滩。
除了经营旅馆,你还有没有别的计划?
我们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着要在这里建一个“公社”。我们希望那些还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有可贵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朋友,渴望拥有或者尝试这样的生活环境的那些人,帮助他们在这里生根,不是作为一个游客,而是真正定居在这里,大家一起生活。可能你听上去像一个传奇,一个小小的乌托邦,但我们正在努力当中,会慢慢实现的。
朋友们对你这种生活方式是怎么看的呢?
有羡慕的人,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太懒散啦,不思进取,简直是提前养老嘛。其实很多人都想要这样的生活,甚至想的很多,但是都没有去做,只是我做了而已;因为在羡慕过后,你就会考虑现实的东西,放不下的那些东西,像是买名牌,逛商场。对于那些批评我的声音,应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进取方向,我只是希望能让自己过得舒服,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有没有朋友受你的影响也窝在这里了?
我一个朋友以前是做殡仪方面的工作的,他跟我说有太多的人临死前抓住他的手说,我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他不想自己也是这样的过一辈子。所以现在也在岛上定居。
你怎么评价这里的生活?
这里的生活真的是每个人心底想要的生活,空气新鲜,当地物产丰富,海鲜比任何一家五星级饭店美味,就是买东西很不方便,但也只有在这种不便利的情况下才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才可以是让你心平气和去生活的地方。
是不是就这样打算一辈子生活在这里?
我没有离开这里的想法。如果有一天离开了,也是因为这里不再原始,被开发了,那时我要再找一个更原始更自然的地方去继续生活。
《刀锋》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是最难越过的,因此得道之路是艰难的。”其实只要你能放下那些虚华的东西,只追求内心的渴望,就像大海那样,即使只是窝在一个边远的小岛上,但你的心是自由的,无疆无域,就像小说在结尾时说:“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
out 电子杂志
Vol.29:《Just 窝ing》
发行时间:2009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