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 Light 心探索 Vol.1》读后
(2009-02-15 11:46:11)
标签:
女祭祀innerlight心探索心灵成长心理学心理占星星座 |
BY女祭祀
《Inner Light 心探索》的整个阅读过程,只能用超级愉悦和享受来形容。电子杂志中图像和音乐元素的运用,让我这个一直对电子读物有偏见的人完全改观。而《Inner Light 心探索》在多媒体形式的运用上所达到的抒情审美效果,可以看得出这个团队的整体功力是非同一般的。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当然还是内容本身。
介绍几个我喜欢的栏目。
专栏里面的“倾诉”和“解梦”,都是设置得很有意思的栏目。前者充当了树洞的功能,但这个树洞是有回声的,她告诉你的,未必是你愿意马上接收的,但却是内在的你一直知道的,是潜意识一直领悟到但却被你抗拒的那部分。后者如同一种镜像,解梦师毕竟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但又颇具感性和直觉力,不管其所串联出剧情的孰真孰假,但是读下来觉得合情合理之余,还有一丝怅然——我们往往沉溺和困扰于一些重复的梦境,因为我们知道它似乎试图在告诉我们什么,而我们却无能为力揭开它的神秘。
“人物”采访的是肚皮舞男,因为本人最近开始修习肚皮舞,所以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冒。
“思想者”的文风是我所喜欢的,简洁干净而又直指人心,透露出哲学的感性一面。
“意象”里雷本本的摄影,对我而言是一种惊喜,因为没想到手机抓拍也能如此的有个性、有风格,大大增强了我这个摄影菜鸟的信心。
还有“传奇”和“内省”,也是我感兴趣的,但目前还没看——因为,我觉得好东西得留下来慢慢品尝,我已经预感到,这个杂志将会成为我情绪低落时候的疗愈和陪伴,所以现在都不舍得看完。。。
在里面看到一段泰戈尔的诗:
“想回家的人们踏上了归途,
想渡河的人们到达了彼岸,
但是还有一些人却呆在中流;
既没有到家也没有到达目的地,
呵!白昼正在消逝,
谁将会召唤他们?”
这,大概最可以说明《Inner Light 心探索》在召唤什么,在召唤谁吧。一本好的杂志,应该能够打开无数扇窗,我们看见那些窗外的风景是我们所未曾见过的。它们提供新的道路,但并不急于给出答案。
一篇观后感 BY女祭祀,
原址
http://bambu.blogcn.com/diary,19660461.shtml
《Inner Light 心探索》的整个阅读过程,只能用超级愉悦和享受来形容。电子杂志中图像和音乐元素的运用,让我这个一直对电子读物有偏见的人完全改观。而《Inner Light 心探索》在多媒体形式的运用上所达到的抒情审美效果,可以看得出这个团队的整体功力是非同一般的。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当然还是内容本身。
介绍几个我喜欢的栏目。
专栏里面的“倾诉”和“解梦”,都是设置得很有意思的栏目。前者充当了树洞的功能,但这个树洞是有回声的,她告诉你的,未必是你愿意马上接收的,但却是内在的你一直知道的,是潜意识一直领悟到但却被你抗拒的那部分。后者如同一种镜像,解梦师毕竟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但又颇具感性和直觉力,不管其所串联出剧情的孰真孰假,但是读下来觉得合情合理之余,还有一丝怅然——我们往往沉溺和困扰于一些重复的梦境,因为我们知道它似乎试图在告诉我们什么,而我们却无能为力揭开它的神秘。
“人物”采访的是肚皮舞男,因为本人最近开始修习肚皮舞,所以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冒。
“思想者”的文风是我所喜欢的,简洁干净而又直指人心,透露出哲学的感性一面。
“意象”里雷本本的摄影,对我而言是一种惊喜,因为没想到手机抓拍也能如此的有个性、有风格,大大增强了我这个摄影菜鸟的信心。
还有“传奇”和“内省”,也是我感兴趣的,但目前还没看——因为,我觉得好东西得留下来慢慢品尝,我已经预感到,这个杂志将会成为我情绪低落时候的疗愈和陪伴,所以现在都不舍得看完。。。
在里面看到一段泰戈尔的诗:
“想回家的人们踏上了归途,
想渡河的人们到达了彼岸,
但是还有一些人却呆在中流;
既没有到家也没有到达目的地,
呵!白昼正在消逝,
谁将会召唤他们?”
这,大概最可以说明《Inner Light 心探索》在召唤什么,在召唤谁吧。一本好的杂志,应该能够打开无数扇窗,我们看见那些窗外的风景是我们所未曾见过的。它们提供新的道路,但并不急于给出答案。
一篇观后感 BY女祭祀,
原址
http://bambu.blogcn.com/diary,19660461.shtml
{ InnerLight心探索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