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才子吴藻词赏析
(2010-06-11 11:32:51)
标签:
杂谈玉格格婚姻家庭大学生婚外情心理孔子情感健康 |
分类: 第二,情感空间 |
这首词化用口语,细腻生动,和辛弃疾的“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的词句有几分相似,但此词是少女情怀,天真烂漫的娇态充溢词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藻出落成一个才高貌美的绝代佳人,她在诗文上的功力也越来越非凡俗之士能及。但所谓“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吴藻拥有了盖世的才华,也拥有了别的姑娘不会的寂寞。因为没有人能够和吴藻一起吟诗唱和,她的父母固然不会,亲戚中的姐妹也是难以和她有共同语言,甚至连县里的男子也没有这样高的文采的。吴藻只能自己写了自己欣赏,有了妙句也没个人说处。而且她还隐隐为将来担忧,担忧她将来的夫婿也难说知诗通文,难道自己也要和朱淑真一样的命运?所以吴藻的眉头锁上了一层阴云:
苏幕遮
吴藻这个词写得很不错,她这首词,后面句子都是重复开头的两个字,有点类似“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式,但又有所不同,其实本来“苏幕遮”词牌中是并不作此种要求的,但吴藻运用了这个形式,却起到了很妙的艺术效果。
花落花开,雁走雁回,时光无情地在飘走,吴藻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吴藻的眼中怎么看得起那些庸俗的男人呢?虽然吴藻家中豪富,本人又貌美才高,吴家大门的门槛几乎都被派来求婚的媒婆踏烂了,但是吴藻心高气傲,一般的庸俗商人家的纨绔子弟她哪里瞧得上眼,所以见一个“枪毙”一个,于是无数媒婆兴冲冲而来,气哼哼而去。旧时闺中美眉尤其是明清代时,是严禁出门交往的。吴藻虽然也难以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结识更多的优秀男生。所以她拖来拖去,一直拖到了二十二岁。虽然二十二岁,在现在只是正常的结婚年龄,但是在旧时普遍十七八岁就出嫁的情况下,吴藻就快成了“老姑娘”了。于是吴老爷子就先着起急来了,本来吴老爷子常以自己的女儿能写一手好诗而自矜,别人也对吴家多了一份崇敬,觉得吴家并非只是满府铜臭气的俗商,但吴藻才高以后“十有九人堪白眼”,以致于难以寻偶,这可把吴藻的爹妈都急坏了。父母于是整天在吴藻的耳边唠叨,吴藻被他们聒嗓得耳朵都快出茧子了,再说自己年纪也实在是老大不小了,于是就答应出嫁,嫁给了黄家的公子。这黄家也在仁和县,也是丝绸商,说起来倒是“门当户对”。
虽然吴、黄两家迎亲送亲的仪式十分热闹,锣鼓喧天,十里挂彩,比过年热闹多了。但是吴藻的心中却并不是太高兴,她也不敢有太高的期望,因为她找了多年也没有找到如意的人,最后在迫不得已才只好胡乱找个人嫁了。不过来到夫家后,有件事倒是让她喜出望外,因为她老公早为她准备好了一间大书房,但见碧玉狮子镇纸成群成对、特品紫狼毫密密如林、贡品唐墨满箱满柜、极品端砚摞起半人高,更有各种上好古宣百余刀,兼有一些书、画、彝、鼎之类的东东。吴藻一看,不禁大喜,心想原来郎君并非俗人,自己居然“睫在眼前人不见”,没有了解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知音。于是吴藻兴冲冲地磨墨挥毫,题诗数首,然后急切地等她的老公回来。她老公也是生意上的人,新婚之际,亲友应酬极多,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中,已是半醉。吴藻忙不叠地将她写好的诗词拿给她老公看,这个黄少爷连声称赞:“好!好!”但说了这句后,却再找不出别的词来应对了,他虽然满心想称赞吴藻的诗文,只可怜他胸无点墨,想形容也是无能为力。所以三句话一说,就露了馅。吴藻一腔热情顿时化成了寒冰,她躲进自己的书房,心中气苦难言,不禁滴下泪来。可怜黄少爷愣在当地,还不知道因为什么得罪了自己的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