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词“且”用法例析

(2011-11-07 16:57:04)
标签:

文言文

虚词

高中

语文

高考

复习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虚词“且”用法例析

 

“且”在文言中主要作连词和副词,现做简要归纳。

一、作连词

“且”作连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并列

“且”表并列关系时,一般可译为“又”。如:

1、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种树郭囊驼传》)

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二)表递进

“且”表递进关系,是其在文言中的常见用法。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译为“而且”)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译为“况且”)

3、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苏武传》译为“况且”)

从上例可以看出,“且”表递进关系时,有两种译法,一是“而且”,二是“况且”。译为“而且”时,前而一般能加进关联词“不但”;译为“况且”时,因是承前文语意而递进,所以前面不能加关联词。

(三)表假设

“且”表假设的情况很少见。下面例子在表假设时兼有让步。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谦颇蔺相如列传》“且”译为“即使……”)

(四)表条件

“且”译为“尚且”时,表示一种让步条件关系。如: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译为“尚且”)

二、作副词

“且“作副词时,语境不同含义有别:

(一)“将”“将要”义。如: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且为之奈何?(同上)

4、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有时活用为“还将”“还”义。如: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三)“姑且、暂且”义。如:

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3、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三、作复词

(一)犹且

“犹且”一般承上文意,表示一种让步关系,译为“尚且”。如: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二)且夫

“且夫”一般用作句首发语词,表示提起下文议论。如: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怎么判断“且”这个词是连词还是副词呢?

我觉得,关键是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且”字如果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那它多是副词,因为它处在主谓之间是作状语的;如果“且”字连结前后两个关系项,或处在复句的分句之首,则多是连词。请看下边例句: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橐驼非使木寿且孳也(《种树郭橐驼传》)

5、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例1句中的“且”用在分句之首,译为“况且”,是连词;例2句中的“且”在主谓之间作状语,译为“苟且”,是副词;例3句中的“且”虽在句中,但它并不是用在主谓之间,很明显有“连……尚且”的意思,表示一种让步条件关系。是连词;例4句中的“且”连结“寿”和“孳”两项,译为“而且”,是连词;例5句中的“且”处在主谓之间,作状语,译为“将近”,是副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