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句读文言高中语文高考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标签:
数词量词文言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先说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主要有表基数的、表概数的、表分数的、表约数的、表虚数的、表倍数的等几大类。跟现代汉语不同,文言中的数词常常是单独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基数的,又有三种情形。
(一)表基数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有一、二、三、四、五……百、千、亿等,这些词的常见用法是表示确数。如: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游褒禅山记》)
标签:
苏轼馈岁休闲杂谈文化 |
分类: 我的赏析 |
标签:
变式句倒装高考复习高三高中高中语文教育文言文文言文阅读新课标 |
分类: 教学随笔 |
文言文中的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指改变了语序的句子。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标签:
虚词乃复习高考高三高中高中语文教育文言原创副词新课标 |
分类: 教学随笔 |
虚词“乃”用法例析
“乃”这个词在文言中主要作副词和代词,现归纳分析如下:
一、作副词
“乃”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副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充当状语。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表承接
“乃”表承接时常表示主谓之间动作和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一般译为“于是”“就”等。如:
1、项王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项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余久卧病
标签:
虚词若文言高考高三高中高中语文原创复习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虚词“若”用法例析
“若”这个词在文言中常作代词、连词和动词,现简要归类分析如下。
一、作代词
“若”作代词时,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1、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2、若属皆且为所虏。(同上)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4、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5、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标签:
虚词文言何疑问词疑问代词副词过秦论高考高三高中高中语文新课标 |
分类: 教学随笔 |
虚词“何”用法例析
“何”这个词在文言中常作疑问词,有时也作疑问代词、副词等。简要归类分析如下。
一、作疑问词
(一)表一般疑问
1、单独出现在句中,译为“什么”“怎么”等。如:
(1)、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标签:
虚词也高考文言语文原创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虚词“也”用法例析
“也”在文言中主要是作为语气助词使用的。根据其在句中所处位置和表达的语气,将其用法简要归纳如下:
一、表判断语气
“也”表判断时,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与“者”构成“……者,……也”形式的判断句。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标签:
者虚词语文原创文言高中古文高考教学随笔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虚词“者”用法例析
“者”在文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经常跟“也”配合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现根据“者”字在文言中出现的位置及语法作用归类分析如下:
一、作助词
“者”在文言中常用作助词。又分几种情形:
(1)在与“也”构成的“……者,……也”形式的判断句中表语气提顿,一般不译。如:
1、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与“也”构成“……者也”形式的判断句中兼表语气和判断。
标签:
副词文言复词复音虚词偏义复词高中古文语文原创高考复习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文言中的副词、复词和偏义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