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句读

文言

高中

语文

高考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略说文言文中的标点和句读

 

 我们要阅读、研究古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标点。正确的标点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标点失误了,必然要影响到文意的理解。

 古人特别重视对学童进行断句方面的训练。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的主要内容。韩愈《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句读”与我们现代汉语所说的标点并不一样。

 “标点”这个词,古己有之。所谓“标点”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标”,指读书时做的标记、符号;二是“点”,指断句。

 古人所说的“句读”,相

标签:

数词

量词

文言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略说文言中的数词和量词

 

先说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主要有表基数的、表概数的、表分数的、表约数的、表虚数的、表倍数的等几大类。跟现代汉语不同,文言中的数词常常是单独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基数的,又有三种情形。

(一)表基数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有一、二、三、四、五……百、千、亿等,这些词的常见用法是表示确数。如: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游褒禅山记》)

(2012-09-05 15:49)
标签:

苏轼

馈岁

休闲

杂谈

文化

分类: 我的赏析

                         苏轼《馈岁》赏析

     

 宋仁宗嘉祐六年十一月,苏轼应制科入三等,以“将仕郎大理寺评事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第二年年终岁末,他一连写了三首诗寄给自己的弟弟苏辙,《馈岁》便是第一首。

                               馈岁      

    &n

(2012-03-13 10:31)
标签:

变式句

倒装高考

复习

高三

高中

高中语文

教育

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

新课标

分类: 教学随笔

文言文中的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指改变了语序的句子。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主要的有三种:宾语提前、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现一一举例分析。

标签:

虚词

复习

高考

高三

高中

高中语文

教育

文言

原创

副词

新课标

分类: 教学随笔

虚词“乃”用法例析

 

“乃”这个词在文言中主要作副词和代词,现归纳分析如下:

一、作副词

“乃”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副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充当状语。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表承接

“乃”表承接时常表示主谓之间动作和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一般译为“于是”“就”等。如:

1、项王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项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余久卧病

标签:

虚词

文言

高考

高三

高中

高中语文

原创

复习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虚词“若”用法例析

 

“若”这个词在文言中常作代词、连词和动词,现简要归类分析如下。

一、作代词

“若”作代词时,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1、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2、若属皆且为所虏。(同上)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4、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5、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标签:

虚词

文言

疑问词

疑问代词

副词

过秦论

高考

高三

高中

高中语文

新课标

分类: 教学随笔

虚词“何”用法例析

 

“何”这个词在文言中常作疑问词,有时也作疑问代词、副词等。简要归类分析如下。

一、作疑问词

(一)表一般疑问

1、单独出现在句中,译为“什么”“怎么”等。如:

(1)、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标签:

虚词

高考

文言

语文

原创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虚词“也”用法例析

 

“也”在文言中主要是作为语气助词使用的。根据其在句中所处位置和表达的语气,将其用法简要归纳如下:

一、表判断语气

“也”表判断时,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与“者”构成“……者,……也”形式的判断句。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标签:

虚词

语文

原创

文言

高中

古文

高考

教学

随笔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虚词“者”用法例析

 

“者”在文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经常跟“也”配合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现根据“者”字在文言中出现的位置及语法作用归类分析如下:

一、作助词

“者”在文言中常用作助词。又分几种情形:

(1)在与“也”构成的“……者,……也”形式的判断句中表语气提顿,一般不译。如:

1、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与“也”构成“……者也”形式的判断句中兼表语气和判断。

标签:

副词

文言

复词

复音虚词

偏义复词

高中

古文

语文

原创

高考

复习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文言中的副词、复词和偏义复词

 

    在教读文言文时,有时要遇到副词,复词和偏义复词这三个概念。这三个词的含义如何,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个人资料
石门海峰
石门海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45
  • 关注人气: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