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怎么分类的

(2009-02-17 16:28:44)
标签:

反思

高中

教学

教育

随笔

语文

原创

分类: 教学随笔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怎么分类的

 

      很多同学在初学文言文时弄不清楚实词和虚词的分类,在这里我给简单说一说。

    词根据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就是有实在意义的词,虚词就是没有实在意义,在句子中只起一定语法作用的词。

    实词和虚词的分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大体相当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又有一点不同。

    现代汉语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包括“是”这个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而在古代汉语中,代词一般归到虚词类中,判断词“是”则归到虚词中的副词类中。(按理说,“是”在文言中的常用义是指示代词“这”等,应归到代词类中)

    另外,文言中还有一类词表面上看是一个词,实际上表示两个词的含义,这类词称为兼词。如“焉(于是)”“诸(之于或之乎)”“盍(何不)”“叵(不可)”等,它们的数量不多,但有重要的语法功能,应归属虚词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