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精算部落_FIA_FCAS_CertCII
精算部落_FIA_F
CAS_CertCI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75
  • 关注人气:7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无赔款优待NCD/NCB对保险定价的影响

(2016-03-23 17:11:25)
标签:

精算

再保险

分类: 业务与报价

 

一、无赔款优待的形式

 

无赔款优待奖惩,在保险和再保险合同中被广泛应用。在直接保险中,一般采用无赔款折扣(No-Claims Discount)的方式做,简称NCD;而在再保险中,一般采用无赔款退费奖励(No-Claims Bonus)的方式做,简称NCB

 

NCDNCB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差别在于奖励实施时点不同。NCD对当年保单的保费没有影响,而是在该保单续保(renewal)时才对来年的保单保费给予一定的折扣;而NCB则不然,它是直接针对当年的保单/再保单,如果该保险期限内没有发生赔款,则在保单/再保单到期时对该保单的保费给予一定额度的返还。

 

当然,在再保险合同中还有一种业内叫做LCBLow Claims Bonus)的条款,中文可以翻译为“低赔款退费奖励”,比如LCB条款会规定,如果再保单到期时赔付率低于10%,则退还保费的5%。由于这种Bonus的前提是 low claims,而不是no claims,因此才被称为LCB而不是NCB。在国际直保航空险市场上,飞机机身险中有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LCB条款。

 

二、无赔款优待对保险定价的影响

 

在保险定价中一般要根据风险特征对风险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对每一类风险的合理风险定价。

 

通常而言,这些特征是不可变更的特征,比如年龄、性别等。但是,如果要想将NCD/NCB作为风险特征考虑到保险定价中,由于这种无赔款特征很可能在不同年度之间是变化的,因此需要特别的分析。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

 

2011年的经验期内有1000个风险标的,其中有800个标的在经验期内出险一次,每次的赔款是100元,每单年度赔款也是100元;另有200个标的在经验期内出险两次,每次的赔款也是100元,每单年度赔款是200元。

 

2012年,这些在2011年有过赔款记录的风险标的被贴上了“上年出险一次”或者“上年出险两次”的标签作为风险分类特征,进行分类定价,来分析2012年两组风险标的的赔款成本。

 

此时,保险分类定价的结果,将与风险转移矩阵(Transition Matrix)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情况解释如下。

 

(一) 情景一:NCD/NCB风险特征年度间完全不变

 

2012年里,如果上一年的800个“上年出险一次”的风险标的依然留在“出险一次”的组里,200个“上年出险两次”的风险标的也依然留在“出险两次”的组里,用转移矩阵表示的话就是

(100%, 0%

 0%, 100%)

 

 

这是一个稳态转移矩阵,它意味着,在每一年里都是有800个风险标的“出险一次”,200个风险标的“出险两次”。

 

那么,此时的分析结果就会显示:“上年出险一次”组的每单年度赔款是100元,“上年出险两次”组的每单年度赔款是200元。此时,“上年出险两次”组相对于“上年出险一次”组的风险相对系数(Relativity)是2

 

    如果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风险标的在风险特征上是序列完全正相关,实际上意味着NCD/NCB风险特征在年度之间没有任何变化,因此此时的NCD/NCB风险分类就如同使用年龄、性别等风险分类变量一样,不受转移矩阵的影响。

 

(二) 情景二:NCD/NCB风险特征年度间完全改变

 

2012年里,如果上一年的200个“上年出险两次”的风险标的全部转变为“出险一次”的风险,800个“上年出险一次”的风险标的中有600个依然留在“出险一次”的组里,而有200个“上年出险一次”的风险标的完全转变为“出险两次”的组里,用转移矩阵表示的话就是

(75%, 25%

 100%, 0%)

 

 

这也是一个稳态转移矩阵,它意味着,在每一年里都是有800个风险标的“出险一次”,200个风险标的“出险两次”。

 

那么分析结果就会显示,“上年出险两次”组的每单年度总赔款变为:200个标的*100元赔款/200个标的=100元;而“上年出险一次”组的每单年度总赔款变为:(600个标的*100元赔款 200个标的*200元赔款)/800个标的=125元。

 

此时,如果将“上年出险一次”组作为base rate的话,“上年出险两次”组的风险相对系数(Relativity)变为 100/125=0.8。与情景一差别巨大。而且,由于风险相对系数小于1,这意味着“上年出险两次”组的保险价格竟然会比“上年出险一次”组的保险价格低。

 

如果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风险标的的风险特征在序列上有着很强的负相关,实际上意味着NCD/NCB风险特征在年度之间完全逆转,“上年出险两次”的风险标的在某种作用下开始谨慎控制风险,在下一年完全转变为“出险一次”标的。这种逆转使得“上年出险两次”组的保险价格出现低于“上年出险一次”组的保险价格的现象。

 

(三) 情景三:NCD/NCB风险特征年度间部分改变但未完全改变

 

2012年里,如果上一年的200个“上年出险两次”的风险标的里有40个依然留在本组,而有160个标的转移到另一组的;同时,在800个“上年出险一次”的风险标的中有640个依然留在本组里,而有160个转移为另一组的话,用一个稳态转移矩阵表示就是

(80%, 20%

       80%, 20%)

 

那么分析结果就会显示,“上年出险两次”组的每单年度总赔款变为:(40个标的*200元赔款 160个标的*100元赔款)/200个标的=120元;而“上年出险一次”组的每单年度总赔款变为:(640个标的*100元赔款 160个标的*200元赔款)/800个标的=120元。

 

此时,如果将“上年出险一次”组作为base rate的话,“上年出险两次”组的风险相对系数(Relativity)变为 120/120=1 ,这意味着“上年出险两次”组的保险价格与“上年出险一次”组的保险价格是相同的,没有差别。

 

为什么此时两组风险的损失成本会相同呢?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风险标的的风险特征在序列上相关性不强。话句话说,从转移矩阵上看,每组风险都是有80%的概率落在“出险一次”组,有20%的概率落在“出险两次”组,因此两组风险的损失成本都是80%*100 20%*200=120。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采用NCD/NCB来做风险分类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除了以上三种情景,当然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其它的转移矩阵(不过要注意,列出的转移矩阵必须是稳态矩阵,就像上面三个情境中的转移矩阵都是稳态矩阵一样),当稳态转移矩阵不同时,我们得到的“上年出险两次”组相对于“上年出险一次”组的风险相对系数(Relativity)会在0.82.0之间变动。比如,您可以自己用下面的稳态转移矩阵

     (90%, 10%

       40%, 60%)

 

 

验算出“上年出险两次”组的风险相对数是1.454545

   

    由于上面每个情景下的转移矩阵是稳态的,因此每个情境下的像上面那样从2011年到2012年之间出现的现象,会在以后年度同样发生,在利用2012年经验数据为2013年做保险定价,以及利用2013年经验数据为2014年做保险定价等,都会同样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保险分类定价中,分类特征最好选择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比如年龄、性别等。如果选用了可能随着时间改变的特征,比如NCD/NCB或者交通违规次数等变量,一定要做好对转移矩阵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结果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