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女,奇事—陈燕

(2009-04-21 08:54:55)
标签:

杂谈

奇女

陈燕

原创

杨子

分类: 杨子杂谈

感谢新浪编辑厚爱,拙文刊于新浪草根名博首页【校园圈子推荐】

奇女,奇事—陈燕

    在北京说起陈燕,也许不会有很多人知道她是谁,但在北京最大的社区天通苑,你要是聊起陈燕来,那可是小有名气的。要说陈燕有多么轰动的先进事迹,那到没有,那为什么还要说她有那么高的名气呢?为什么大家还称她为奇女呢?你看了下面的故事,自然就会明白了。

今年三十六岁的陈燕,中等身材,两只大眼睛总是带着笑意。如果你要是第一次和她见面,肯定会被她那甜甜的微笑和老是盯着你会说话的眼神所感染。不认识她的人你绝对不会想到,她可是一名盲人残疾人。

在一般的人的眼里,盲人是不会注视着对方说话的,都会在和你说话时,用耳朵来认真的听,而陈燕却为什么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用眼睛和你交流呢?这里还要交代清楚。陈燕自出生以后,由于先天的白内障,三个月时视力只有0.02,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鲜艳色彩,两只大大的眼睛其他什么也看不到,为此,她的父母就想遗弃她,被慈祥的奶奶留养起来。她的奶奶为了让小陈燕长大后,不会成为一个社会负担,也为了她今后的路走得更好一些,首先从锻炼小陈燕和人讲话开始,教她在和人说话时,一定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而不能用耳朵去侧过去听,这是为了尊敬别人,也是不会被轻易看出你是个盲人来。这就要求你必须练就一双好耳朵,奶奶为此每天筷子一边敲打碗盆,一边和她小声的说话,锻炼陈燕的听力和讲话时的脸部神态。听力练好了,那下一步奶奶就教她如何自己在马路上走路,特别是在过路口时的能力,这对于一个眼睛正常的人来说都要高度集中精力,才能够做到的事情,而对于陈燕来说就更难了。为此,她在奶奶的教导下,首先是在路口停下来,听一下是否汽车在通过,其他的行人是否在自己的身边停留着,这些都判断正确后,一定要等其他行人开始走了,你才会更这人家一起走,为了安全起见,他开始必须走在那个行人的右侧,到一半时就换到那个姓人的左侧,一直保持着并行通过。就这样陈燕最大的走路困难,在奶奶的精心调教下也解决了。

陈燕的正常的生活问题,包括做饭等都解决以后,接下来的就是长大后的出路问题了。奶奶为此省吃俭用的供她去盲人技校去学习调钢琴技术,这对于一个眼睛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技术,那么多的零件需要自己拆下来,调完琴后还要把这些凌乱的零件一个个的装上去,其难度可想而知。况且,你要想真正的成为一名好的调琴师,自己也必须精通钢琴的音律,当然也要会弹奏钢琴了。因此说,学习调琴师其实是一个音乐综合素质很高的技术,但是从小就很倔强的她,在只有2.3%通过合格率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不懈努力,终于拿到了含金量很高的调琴师资格证书。如今的她,通过几年的努力和高超的技术,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并且,她现在还自己创办了北京陈燕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 ,培养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学习音乐和调琴。她还自办了北京钢琴公益热线,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解答钢琴使用与保养和音乐等方面的问题。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

写到这里,你也许对陈燕已经肃然起敬了,但她的精彩故事还没有完。陈燕的拼搏精神和她对人生的不断追求,也使她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奇。

陈燕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架子鼓,而成为了北京市盲人艺术团的成员之一,并荣幸的站在2008年北京举办的残奥会的开幕式上,她和她的伙伴们,用她们精湛的技术和感染力的音乐,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她们高超演艺水平的肯定,更是对她们最大的尊敬。

同时,陈燕还把正常人都很难练成的独轮车技术,也练的行走稳健,技术过硬,她要成为国内盲人骑独轮车第一人。

陈燕在绘画上也有很高的天赋,这种本事正常人也是都很难练好的本领,她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在花猫的艺术上,不仅能够把猫画好,而且还能够画得很有一定的印象派水准,真是让我们从心底里敬佩和颜寒。

   如今的陈燕可谓是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她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谱写了一个残疾盲人的奇迹。2004年,被新浪网评为感到2004十大真情人物;2006年成为世界杰出华人协会会员; 2007年11月1日 当选为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东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东城区盲协主席。我们从陈燕的身上也找到了人生价值的答案和坐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