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鹿原》,一部影响民族的影片

(2012-10-01 12:42:33)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集《我用批评眼光看世界》

我看电影《白鹿原》

徐春林

电影《白鹿原》公映之后,我特意在网络上进行了观看。我一直比较关注这部电影作品,对这部作品期望也比较高。观看影片之后,内心有些“空落”。说实话,这部作品能够搬上荧屏已经是拿了大奖。在我看来《白鹿原》是不可能拍摄成为电影的小说,可如今《白鹿原》还是搬上了荧屏。我想无论是对作者还是读者或者观众来说都是高兴不已的事儿,毕竟可以让《白鹿原》传播得更远。

小说《白鹿原》我是比较喜欢的,一直以来我认为《白鹿原》是一部影响时代的作品。但文坛也好,评论界也好,有人一直瞧不起《白鹿原》,说《白鹿原》与《红楼梦》相比差多远。把文学推向最高的境界,这是作家应该不遗余力的。可把《白鹿原》与《红楼梦》相提并论我觉得是在乱弹琴。就像是拿晚清王朝与当今相比一样,这种比较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看了《白鹿原》之后,我认为少了震撼心灵的东西。在许多的外国影片里,在短暂的时间内会连续引起观众喧哗。一个影片要引起观众关注,就是集中展现高潮部分,不断将影片推向高潮,推向一个万丈深渊般的境地。要让人身临其境,感觉其真实生活的气息。

我不禁发问,《白鹿原》这是怎么了?

这就是让作者陈忠实和导演王全安最为着慌的地方。导演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目光比观众看得更远。鱼和熊掌不能坚得,长时间的喝彩肯定比短暂的喧哗要好。

我对影片人物不是非常关注,不管原著是如何,电影反映的只是片段,不可能把小说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出来。有些东西在读者看来是难以舍弃的东西,可在观众看来却是多余的。电影与文学是有重大区别的,文学注重艺术行为,而电影注重的艺术表现。

在白鹿原长大的人看了《白鹿原》必定会亢奋,激动。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属于某个“部落”的电影,它只属于白鹿原。在中国大的电影背景下,它属于中国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想电影《白鹿原》必定会获得大众的赞许,也一定会成为电影界的骄傲影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