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起
林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87
  • 关注人气:2,1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受时代周报对基金行业的采访

(2013-07-05 14:22:16)

时代周报:我们目前正在关注华宝兴业涉嫌违法内幕交易,卷入“泄密门”的新闻,想了解更多关于华宝兴业卷入“泄密门”的前后始末。

林起:关于华宝兴业涉嫌违法内幕交易的事,我了解的不多,从我看到的几篇报导看,个人认为单单从投资行为上很难认定其为内幕交易。现在说的主要有两点:2011年的10送10和垃圾发电业务。

在当年2月16日公司披露2010年业绩快报之前,有一波上涨,郭鹏飞是否参与这个还须调查,但报导说在业绩公布之后的3月份他仍然在增持,这段时间股价是在下跌的,看起来就与内幕交易行为相悖了,否则应该是兑现那一波上涨收益,赶紧卖出股票才对。

关于垃圾发电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利好,也是公开信息。他因为看好这个业务,而长期增持股票,这没有什么问题。

他的被调查我想是与刚刚传出盛运股份董秘刘玉斌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调查的消息有关,但他是否卷入刘玉斌案现在还不好下结论。只能说从网上对此事的报导,他的投资行为现在并不能认定就存在内幕交易的事实。

 

时代周报:有业内人士透露,类似这种电话打听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事情在基金行业很常见,据您的观察和了解,其情况是否属实?基金行业对“电话打听消息”的现象是否存在默认的问题?

林起:一般的上市公司都有专门的部门来面对机构投资者,作为行业里我了解到的情况,机构投资者确实会打电话到上市公司了解经营情况,但一般都是已披露事项,从监管的风险上,他们也不会在电话里直接问和直接答一些敏感的问题。

 

时代周报:那为何近期监管层对其查处力度越来越严?您觉得是不是需要改变这种电话打听询问的模式?

林起:监管趋严不是只针对电话与上市公司沟通,而是全方位的,证券市场规范化也是未来的必然方向。对于电话打听上市公司经营事项一事,我个人是不反对的,问题在于问了什么,而上市公司是不是做了违规、甚至违法的回答。相反,上市公司有好的机制面对股东,重视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反应,是公司治理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时代周报:再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下,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小盘公司在高送转、定向增发方案出台的前后,容易成为内幕消息的集散地,为何会高送转会成为内幕消息的集散地?

林起:确实有个别股票上有这个情况,这明显已经属于违法的行为,打击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中小盘公司成为这种情况多发地有它特有的土壤,一是中小盘股以私有企业或国有改制企业居多;二是盘子小容易拉抬股价。至于说高送转为何会成为内幕消息的集散地,因为市场喜欢高送转,什么消息越能使市场兴奋,当然这个消息就越有价值。

 

时代周报:最后一个问题,事实上,基金行业存在高度追逐业绩增长的现象,其会存在什么样的隐忧和问题?对此,您认为未来监管层应该如何加强监管?

林起:任何行业现在都以业绩为导向,这是市场化的典型特征,追求业绩没有什么不好的,关键是基金经理不能为了短期的业绩,而忽视了投资风险和对基民的长期利益,这是最大的隐忧。随着而来的问题是浮躁的行业现象,比如每年新财富选出的金牌分析师,很大成分就是聚集了一批基金经理“抱团”某一支股票,从而把股票抱涨了,大家都皆大欢喜,但这已经脱离了投资的本质。监管上要人性化,指标要多样化,对基民的风险偏好分类也要多样化,你认同什么样的投资风格就去买什么样的基金,而非像现在一样单单只看过往的业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