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花园 Gong Wang Fu, the Prince Gong Palace

标签:
摄影北京恭王府花园杂谈 |
分类: 中华大地.Scenic.China |
1) 藏宝墙 the treasure wall
恭王府
恭王府始建于1776年,当时是清代乾隆朝大学士和珅的私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获罪赐死后,嘉庆皇帝将此宅赐庆郡王,改称庆王府。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昕搬入,并改为恭王府。恭王府换过3代主人,留下了多元的文化遗迹,故有“一个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称。
为迎接奥运,150年来首次复原大修, 2008年10月对游人开放。
最大遗憾: 两千文物仅10件有下落, 两亿专款用于文物回收
“房屋修好了,但大殿里面却是空的,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场面。”国家财政拨付的4亿元中,2亿元将专门用于文物的回收。即便如此,文物回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据记载,1912年日本人几乎一次性将恭王府除字画外的所有设施、器具掠夺性买走,当时流失的文物约有2000件。恭王府向社会征集文物线索,管理中心共收到信息过万条,但查实的还不到十条。“有迹可循的约740件,在英国和美国拍卖后大部分不知所终,摸清下落的几件文物已被各大博物馆收藏,无法回收。”
目前,恭王府已经从国内外捐赠者手中收回了6件文物,包括家具、石雕、书画。其中,最珍贵的是恭亲王奕的重孙爱新觉罗·毓捐赠的小恭王亲笔写下的“静观”二字。
最大无奈: 建筑史料也得花巨资回购, 大部分史料流失国外
除文物外,史料的欠缺也是恭王府大修面临的难题。上世纪初,恭王府曾作为辅仁大学的女生宿舍,随后换了几代“住户”,原貌早已被破坏。而在清朝,普通文人不能随便进王府,由此留下的可借鉴史料非常少。反而是当时来中国的西方人士因其特殊的地位有机会与王公来往,所以大部分资料来自国外,“我们的图纸还得花不少钱向外界购买”。目前,恭王府只有花园部分对外开放。(文字介绍来自网络)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恭王府的门当户对 door decoration in
the Prince Gong Pa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