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没有那么坚硬

(2011-05-29 15:56:39)
标签:

杂谈

   艺术从来都不是绝对“坚硬的”,相反倒是相对的“软弱”。

   我们习惯于艺术的肯定性,习惯于艺术的明确性,也习惯于艺术的表达性,甚至艺术的说教性。但是我们似乎忘了艺术所应具有的不确定性、矛盾性、复杂性以及她纠结和柔弱的另一面。表达“坚硬”是一种美,表达“软弱”是另一种美。就像男性之美无法与女性之美相提并论一样,多年的艺术说教,歪曲了我们对“艺术正负两极”中所谓正面效应的理解,似乎正面的意义只能包含在加强、完善、宏大、有力、坚韧以及粗野之中。而处于事物相反一面的哪些因素诸如:阴柔、怀疑、恐惧、胆怯、秀雅等则受到长期的鄙视。

   其实无论是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美”,还是正负之间的“性质之美”,人性辉煌的最终显现才是他们的光芒所在。脱离了这个关键环节绝对化的去认识“艺术之美”的做法本身就是丑恶的。因为我们在感受到阳刚之美的同时也能看到刚阳的残暴,在体验到阴柔之美的同时也能看到柔阴的歹毒。生活之美的价值就在于她的两重性及其多重意义,阳刚未必缺少阴柔,阴柔未必缺乏阳刚,“刚柔并举”、“正负交融”才是正理,相比之下的“艺术之美”是否显得过于简单和粗造呢。

   古今中外所有杰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存在意义都不是单向性的,梵高的脆弱导致了他“疯狂”,贝多芬的强大来自于他的“卑微”,阿炳的永恒源于他的自我怜悯。没有任何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会感到自己强大,强大到失去自我怀疑的宝贵能力。他们永远活在忐忑不安之中,永远活在浑浑噩噩之中,也永远活在我们心目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塞.托姆布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