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闭症儿童具有广泛的艺术潜能
1 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是否正常
艺术本来就没有正常与非正常之说,将自闭症儿童的艺术当作非正常的另类,本身就是一种误解和对于艺术的无知。
这天下的艺术如果都变得正常了,那这个世界才是最大的不正常。
2 自闭症儿童艺术与普通儿童艺术的区别
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艺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医学上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将他们之间病理上的差异,转化成为艺术创作的差异。
在不正常与正常,不普通与普通,少数与多数这些人为界定的概念中,艺术总是与前者相关,而自闭症儿童又总是和艺术有关。
3 自闭症儿童艺术的艺术价值
自闭症儿童艺术价值就在于他们能做到永恒的天真,这是普通儿童无法做到,以及很多的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这就是古今中外所有艺术作品的价值核心所在,这个核心就叫做;真、善、美。
二 艺术创作有益于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
1 艺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不是创作而是生活的全部
在普通人的眼中,艺术创作是幻想,是娱乐,甚至是茶余饭后的附庸风雅。但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艺术创作是他们的习惯,是他们的刻板,是他们的病态,乃至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2 所有的任性、幻想、刻板、颠狂行为都与艺术本源相关
在现代艺术所界定的艺术范围中,艺术行为不仅仅是指音乐和绘画,任何与个人情绪表达相关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艺术,这些艺术行为可以用任何媒介和载体加以实施。
3 健康的身心是需要努力从艺术的体验中获得的
以往医学康复的特点是“改善”,教育康复的特点是“矫正”,他们共同点都是“恢复常态”。而艺术康复的特点则是“引导”和“纵容”。我们不能总是强迫他们去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我们应该宽容他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那怕他们所做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不正确的,何况所谓正确的概念也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
我们也应从孩子们体验艺术的过程中,学会去体验自己对于艺术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的艺术观念给我们身心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 现代艺术的发展为自闭症艺术的存在提供了理论支撑
1 艺术的宽容精神是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家园
艺术可能是这个世界留给自闭症儿童最后一个平和、安详、自由的港湾,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强迫,没有竞争,有的只是艺术者、协助者、观看者的努力与宽容以及期待。
这是一个在“正常”人艺术领域中都鲜见的和谐的心灵家园。
2 所有的现代艺术大师都与自闭症儿童心心相映
自闭症只是一个医学概念,在临床上它意味着不幸和痛苦。但是孤独、自恋、偏执及疯狂等状况在美学的概念中却意味着享受和快乐。从这点上说,几乎所有的现代艺术家,梵高、马蒂斯、毕加索等都或多或少的与自闭倾向相关。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接纳这些艺术家那样的接纳自闭症儿童呢。
3 在现代艺术的伊甸园中从来就没有高、低、贵、贱。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标准论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它使得人类的现代文明和生活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每个人的独立,每个人的选择是现代艺术的出发点,也是现代生活终极目标,它已变得越来越深入人心。
4 我们认为他们是艺术,他们就是艺术。
现代的艺术创作不再是继承共同“审美标准”和寻找相同“偶像崇拜”,我们是为了“选择各自的审美”和“拥有个人的偶像”而活着。既然有独立的选择,就会有不同,既然有所不同,就必须要有相互尊重。自闭症儿童的选择也是选择,既然选择了,理应受到认同与尊重,帮助他人之前,应该先学会认同与尊重。
一个和谐与持续发展的社会,对于不同的文化艺术给予认同和尊重是必须的。
四 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得益于特殊艺术群体的存在
1 自闭症儿童艺术需要的不仅是帮助而是重新认识
自闭症儿童是弱势的,但他们的艺术却不是弱势的。反而多了些许天然、无谓和本能,发掘这些潜在的价值,无异于为我们自己打开了一扇明亮的心灵之窗。
我们既是因为帮助自闭症儿童而热爱艺术,也是因为热爱艺术才帮助自闭症儿童。
2 他们的艺术作品引导我们走出对于艺术的偏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公众对于艺术是有偏见的;我们习惯审美标准的唯一性,我们喜欢认同公众都能接受的东西,我们抵制自己不熟悉的的事物,我们崇尚技术而忽视创新等等,这些偏见的负面影响都已先后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来。
自闭症儿童的艺术给予了我们摆脱偏见的机会和可能,他们的新颖带给我们启发,他们的天真带给我们善良,他们的独特带给我们宽容。
3 现代文明的进程始于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进程始于对自闭症儿童艺术的认知。
人类的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首先是从摒弃“异己感”开始的,在任何社会中,只有“少数”人的意志收到尊重,个人意志才能获得成长的土壤。而个性的形成与发扬,才可以造就“多数人”社会的共同利益的满足与获得。
面对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我们不是做的太多了,而是相反。
五 自闭症儿童艺术作品不应该是有价无市
1 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儿童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现在的问题不是有多少人知道自闭症,而是有多少人知道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艺术。他们的艺术太“纯粹”了、太“脱离低级趣味”了、太“有益于人民”了。
2 建立有效的艺术品市场代理机制
自闭症儿童的艺术不能永远停留在“欣赏与自我欣赏”的状态当中,他们应该进入社会,进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只有艺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收藏三位一体,得到充分的协调,才能让自闭症儿童的艺术得以真正的存在。
家长是自己孩子最好的艺术代理人。
3 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和劳动换取社会公众的认可
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不能长久建立在慈善与施舍的基础之上。要将自闭症儿童的艺术作品与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审美习惯、乃至流行时尚结合起来,我们所有孩子、所有家庭、整个社会才能共同受益。
六 家长是孩子艺术历程中的良师益友
1 为了孩子不妨学点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是人类璀璨的文化中最重要、最辉煌的一环,然而她却与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没有发生多少关联。我们缺少系统的“现代性”的教育和思辨,也缺少在现代艺术的参与、理解基础上的彼此交流和沟通。在我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不知所措时,我们自然也就无法通过艺术去了解我们的孩子。
2 家长的改变是孩子艺术成长的前提
艺术是自闭症儿童的“母语”,家长只有才能通过它,才能在孩子与社会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热爱艺术,但每一位家长都能理解艺术,这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的责任底线。
至少我们不能在孩子特立独行的艺术创作面前,成为一个“美盲”。
3 不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艺术的传授主要是耳闻目染和言传身教,她像一种美丽的病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每个人生来都有艺术创作的本能,只是因为后天的教育将它们抹杀了。鼓励、纵容、引诱、暗示都比“教授”更重要,我们介入的越多,孩子们的潜能保留下来的就越少。
4 从孩子的艺术行为中可以发现家长该怎么做
你可以是演员、是模特儿、是摄像、是剧务、是制片,但你绝对不可以充当编剧和导演。
我们在孩子的“艺术行为”中所做工作,叫做“行为艺术”。
5 对美的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人本能和权利
人们对于美的渴望是天生的,无论是表现美还是拥有美。在艺术面前,我们和自闭症儿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我们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