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啸林解析:2010年9月3日上午山东政法干警面试题(169)
(2011-09-04 19:51:42)
标签:
孙啸林解析2010年9月3日上午 |
分类: 面试真题解析 |
孙啸林解析: 2010年9月3日上午山东政法干警面试题
1.你如何践行沈浩的事迹?
[孙啸林析]自我认知与社会现象交叉。1.思想上,靠拢;2.行动上,务实;3.业务上,高效;4.名利上,淡泊;脚踏实地,目标长远;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2.如何看待一种习惯决定一种行动,进而影响成功。
[孙啸林析]理解分析。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因,行动和成功是果,那么如何养好习惯呢?1.思想起决定作用,思想决定行为;2.坚持;3.创造条件;
3.以“凡事少说话,多做实事”为题展开一次演讲
[孙啸林析]演讲。各们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此做一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凡事少说话,多做实事。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遥远的南山,有一只鸟拜师学艺,想飞上天空,傲视苍穹,为此,他每天都努力的练习着,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天黑了他仍在练习着;和他在一起的有一只蝉,也有相同的志向,但他却每天躲在树叶下,害怕风吹雨打,只在树叶下不停的叫着:我一定能成功!三年就这样过去了,他们学艺归来,鸟儿飞上了天空,而蝉却连同秋叶被秋风一同扫落。后有人做诗:南山有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朱元璋了解这个故事后,在一天早上做了一首事: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鸡叫天下白,扫遍残星和败月。综观每一个成功者,他们的成功不“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像王进喜,李素丽,郭明义,焦裕禄,等等,他们都是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正是像他们一样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才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做为一个年轻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躬耕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做中想,在想中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单位有用的人。答题完毕。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