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啸林:2011年6月25日上午江西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2(129)

(2011-06-25 12:48:17)
标签:

孙啸林

2011年

6月25日

江西省

公务员

分类: 面试真题解析

3、规范网络用语,谈看法?

[孙啸林解析]从“杯具”到“PK,从“我爸是李刚”到“神马都是浮云”,再到“打酱油”、“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等等,网络用语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不经常上网,交友聊天会让人很尴尬,因为我们不明白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记得有一次,一网友给我发一条信息:你爱“驴友”吗?我想了半天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但也不敢乱接荐,怕引起误会,后来问了另一个朋友,才知道“驴友”即“旅游”。所以对于规范网络用语,我是支持的,网络原本是一个沟通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另有一套语言系统,不仅不会促进人与人的沟通,相反,还会人与人之间“莫名其妙”、“不知所措”起来。但网络用语真的能规范起来吗?可能只是不懂“网络用语”的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为什么呢?第一,如何规范?我们能要求网民说什么?或者是不说什么?那网民的自由何在?第二,这种规范能起作用吗?网络用语,往往来自现实或网络现象,是一种现象的高度概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如“打酱油”指这事与我无关,“杯具”指弄巧成拙的悲剧,等等,这种语意表达已经深入人心,可能“规范”的本身会流于形式;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一是要普及网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网络用语,这也是一种开放的胸怀,“堵”始终不如“疏”;二是要及时引导,对于不好的、负面的网络用语,可以建立如“网络词条”等形式,给予正确的引导;三是完善相关的立法,如《网络言论法规》等等,如有侵害他人权益的现象发生时能得到及时的惩治,形成:言论有自由,有法可保障,违规得惩治的良性网络环境,真正打造一个开放的、文明的网络用语环境。

 

4、新录用公务员到新单位,不识本地话,8小时外常有村民找你办事,这时还有检查组来检查,休息时间没规律,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孙啸林解析]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我选择成为一名公务员,我已经作好了迎接工作中任何挑战的准备。做为新录用的公务员到新单位,不识本地话,8小时外常有村民找我办事,还有检查组来检查,休息时间没规律,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把此当做对我的考验,做到:永不言弃,坚持到底。具体来说,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团结同事,服从领导,热情服务当地村民;

第二,   对于不识本地话,我可以认真的学习,把每一次为村民服务都当做学习本地话的机会,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一定可以学会本地话;

第三,   8小时外常有村民找我办事,这说明村民对我们很信任,这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之源,虽然在8小时之处,我们也要认真的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满意;

第四,   对于检查组来检查,作为新同志,要做好配合工作,给检查组提供服务和方便,促进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   对于休息时间没规律,这也是人生的考验,俗话说: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我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只要有了责任感,相信我可以适应没有规律的生活;

第六,   加强学习,遇到不懂之处及时与领导和同志们沟通;培养积极向上和兴趣和爱好,如早上跑步等,使自己始于有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我想,最终一切困信都会被我踩在脚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