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啸林:2011年6月25日上午江西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2(129)
(2011-06-25 12:48:17)
标签:
孙啸林2011年6月25日江西省公务员 |
分类: 面试真题解析 |
3、规范网络用语,谈看法?
[孙啸林解析]从“杯具”到“PK”,从“我爸是李刚”到“神马都是浮云”,再到“打酱油”、“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等等,网络用语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不经常上网,交友聊天会让人很尴尬,因为我们不明白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记得有一次,一网友给我发一条信息:你爱“驴友”吗?我想了半天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但也不敢乱接荐,怕引起误会,后来问了另一个朋友,才知道“驴友”即“旅游”。所以对于规范网络用语,我是支持的,网络原本是一个沟通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另有一套语言系统,不仅不会促进人与人的沟通,相反,还会人与人之间“莫名其妙”、“不知所措”起来。但网络用语真的能规范起来吗?可能只是不懂“网络用语”的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为什么呢?第一,如何规范?我们能要求网民说什么?或者是不说什么?那网民的自由何在?第二,这种规范能起作用吗?网络用语,往往来自现实或网络现象,是一种现象的高度概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如“打酱油”指这事与我无关,“杯具”指弄巧成拙的悲剧,等等,这种语意表达已经深入人心,可能“规范”的本身会流于形式;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一是要普及网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网络用语,这也是一种开放的胸怀,“堵”始终不如“疏”;二是要及时引导,对于不好的、负面的网络用语,可以建立如“网络词条”等形式,给予正确的引导;三是完善相关的立法,如《网络言论法规》等等,如有侵害他人权益的现象发生时能得到及时的惩治,形成:言论有自由,有法可保障,违规得惩治的良性网络环境,真正打造一个开放的、文明的网络用语环境。
4、新录用公务员到新单位,不识本地话,8小时外常有村民找你办事,这时还有检查组来检查,休息时间没规律,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办?
[孙啸林解析]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我选择成为一名公务员,我已经作好了迎接工作中任何挑战的准备。做为新录用的公务员到新单位,不识本地话,8小时外常有村民找我办事,还有检查组来检查,休息时间没规律,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把此当做对我的考验,做到:永不言弃,坚持到底。具体来说,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