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石(警察):把好事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2011-03-20 21:06:59)
标签:
曾石陈淋子镇群众工作派出所公安工作杂谈 |
分类: 文章摘要 |
曾石:把好事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河南省固始县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民警。他工作起来常常十几天都顾不上回家。他有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谁有解决不了的麻烦事,到他手里都能解决。老百姓说:这娃子能把事情做到俺们的心坎上。他就是固始县公安局陈淋子派出所民警曾石。
和家人聚少离多
今年4月15日,已在派出所连续工作十几天的曾石要回来了。为此,他的妻子早早张罗了一桌好菜,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也被提前接了回来,一家人期盼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刻。但直到晚上七点,一身疲惫的曾石才步履匆匆地赶回来,换一身衣服、扒两口饭菜,亲了亲儿子,又一次收拾起行囊,满含歉意地对妻子说,单位有事,要立即返回派出所。
这样的情况在曾石的家中频繁上演着:2008年春节前三天,他舍下正在发高烧的儿子,毅然踏上了南下“追逃”的火车;2009年初秋,妻子动手术住院,适逢全所开展集中行动,他仅在医院陪护了一天,便连夜赶到了所里。今年4月,陈淋子派出所因民警调训等原因,人员更是紧张,原来就很少回家的曾石便彻底“住”在了派出所。4月15日,所长硬逼着曾石回家。晚上,曾石的身影便又出现在所里,面对一脸疑惑的所长,曾石憨厚地一笑:“我怕所里忙不过来。”
看着曾石整日里奔波忙碌,有人不解,他这样是为什么?曾石家境优越,工作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他从警的目的就是在忠诚履职中实现人生价值。
十万字笔记练成工作能手
2008年11月,同事遇到了一件麻烦事。陈淋街道两户居民发生纠纷,两家人“针尖对麦芒”,彼此僵持,各不相让,虽几经调解,但毫无进展。无奈之下,案件最终移交到曾石手中。曾石日常积攒下的群众工作基本功派上了用场:他首先让对立双方坐到一起,再苦口婆心讲解政策,循循善诱讲事理,继而将情理与法律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还广泛动员亲朋友邻一起劝说,最后形成了各方齐心、共促和谐的“大调解”格局,促使这两家人尽释前嫌,达成和解。
就这样,别人干不成的事,曾石办成了。这要缘于他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曾石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在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他将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将信息应用技能作为学习的关键前提,将群众工作本领作为学习的重要补充,向书本学、向电脑学、向群众学,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记录着曾石求索的历程,熟稔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印证着曾石上进的足迹,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刻画着曾石“以群众为师”的丰硕成果。现在,曾石已经迅速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案件再小也要放在心上
去年“十一”前夕,曾石给陈淋子镇快活岭村村民老王退赔赃款来了。前些日子,老王被人用假币骗去了100元。这是一件小案子,老王报案之后,也没想到派出所能侦破这么小的案件。但是受理案件的曾石还真上了心,不仅破了案,追了赃,而且还翻山越岭专程退赔来了。握着曾石的手,老王十分感激,连声致谢!
小案连民心,小事关大局。细心的曾石在走访之余,总要顺带着把村民办好的身份证等送过去,尽力解除群众往返奔波之苦。三年多来,他坚持为群众送证上门近500人次。该镇红花村村民小李去年考上了大学,因家庭贫困,筹集学费成了全家人的一件烦心事。获悉情况后,素昧平生的曾石主动找上门来,留下200元钱。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曾石值班备勤,巡逻守候,办案追逃……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他主办或参与破获刑事案件210余起、治安案件38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20人,其中逮捕20人、移送起诉19人,抓获在逃人员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