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之道(22)《未谋面考生的答题批改》
(2010-11-18 19:12:30)
标签:
公务员面试面试之道孙啸林教育 |
分类: 面试之道(原创连载) |
2010-11-17
孙啸林
未谋面考生的答题批改
谢些孙老师的及时回复。
先发一些我的部分答案,敬请批改。有您的解析更好,甚盼!!
河南省公务员面试2010年11月14日下午真题:
1、现在许多城市提出口号:提炼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形象。你怎么看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通过市民的行为方式、文化艺术、城市景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心理导向,凝聚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情与形态,集中反映了市民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国家和城市都需要用精神来升华自己的品格,提升自身的形象。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纷纷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提炼和培育各自的城市精神,如闻名遐迩的“张家港精神”,使张家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沙洲城崛起成为富裕、文明的花园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发扬埋首奋力的“拓荒牛”精神,激励特区广大人民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敢闯敢拼,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效益”和“深圳奇迹”。确立城市精神,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力,激励广大市民自觉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更能够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经济文化建设步伐。在当前形势下,总结提炼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形象,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并且有非常的必要性,城市精神和形象一旦确立,必将成为大家广泛认同的城市名片和发展原动力,成为推动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
答题完毕
注:本题已经很好了。若能答出:“不要只注重表面,更要注重实质内涵”会更好。实质内涵指: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各各方面。即: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2、为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领导安排你在农村安装健身器材,你如何选址与安装?
在农村安装健身器材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一部分,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一项惠民工程,质量好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在开展选址和安装工作时,我会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做好这些环节的工作。
第一,在选址工作中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综合考虑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以及交通因素,选择在人口集中、管理方便、能充分发挥健身作用的地方,不但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确保场地面积达标,而且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征地,不拆房,不摊派。
第二,在器材安装上首先要把好标准关。在场地建设阶段要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场地建设技术要求和材料标准建设,确保场地建设质量。在器材安装阶段,时刻提醒和监督安装人员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定标准安装施工,切实做到完工一个验收一个,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返工,确保质量。
回答完毕。
本题也可以。不足:层次感不强。
在选址工作中要做到:
第一,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第二,综合考虑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以及交通因素,选择在人口集中、管理方便、能充分发挥健身作用的地方;
第三,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确保场地面积达标,而且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征地,不拆房,不摊派。
在器材安装上,
首先要把好标准关;
其次,在场地建设阶段要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场地建设技术要求和材料标准建设,确保场地建设质量;
再次,在器材安装阶段,时刻提醒和监督安装人员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定标准安装施工,切实做到完工一个验收一个,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返工,确保质量。
这样分完层次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答题还微显缺少实质内容。
改:
在选址与安装工作中要做到:第一,“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确定选址与安装的要求,步骤和方法等等,同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计划呈报领导申批;第二,召开选址与安装动员工作大会,传达选址与安装的精神和指示,并根据安装范围的大小,明确分工,要求相关人员在指定时间内上报初选址方案;第三,选址方案上报后,要派专人进行核实,并要求各村实行张榜公布的方式,接受群众坚督,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会派专人监督;如果有条件的话,派工作组一家一户去征求群众的意见;第四,通过当地的电视等媒体,公布最终的选址,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对群众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上访投诉,确保选址合适,合理,便民;第五,对选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及进妥善的处理,在必要时及时请示相关领导,给予工作上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选址工作顺利进行;第六,在安装前,要对健身器材进行质量上的把关,确保器材质量过关;同时,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选安装公司,确保成本最低,效益最优;第七,在安装过程中,要派专人监督,并选出群众代表参予监督;第八,及时与健身器材生产厂商进行联系,确保安装规范、安全。
3、同事一工作进行到一半,因有其他任务,领导安排你继续完成该任务,你发现思路与同事不一致,怎么办?
所有的继任者都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两个不同的人思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便两个人交接得再好,也会出现继任者不适应、不了解的地方,这很正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尊重前任的工作,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发展。对前任的好经验、好做法尽量吸收保留,对前任的工作不轻易否定。同时,结合工作全局,进一步对该项工作进行仔细的分析,条件允许的话充分和同事进行沟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我和同事工作思路的利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工作思路作适当的调整和改正,形成最终的工作方案后,拟定新的工作计划并汇报给主管理领导批准后抓紧落实。
回答完毕。
好。缺点,没有层次,要分出一二三;
5、群众咨询政策,你解答后发现与现实有出入,群众执行后会影响生活,你怎么办
一是首先判断原因,查看是否是因为自己对政策理解不到位而造成解答错误,从而致使与现实有出入;必要时咨询领导和同事,提高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并结合群众的具体情况,重新向群众解释此问题,并征求群众的理解和原谅。
二是如果上级制定的政策执行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的生活,我会及时安抚群众情绪,告知群众要申明大义,同时告知我会向上级反映群众的意愿诉求,争取政策向群众意愿靠拢。
三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成这种问题的症结原因,及时整理成书面报告,向主管领导汇报。
回答完毕。
改:1.稳定群众;2.重新申视政策,看是否是自己解释有误;3.请教有经验的老同事或领导,把政策理解透彻;4.给群众一个正确的政策解答,如果确实执行后会影响生活,但长远看利大于弊,则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如果执行后并不会在太大的影响,要明说情况,请群众不要担心;并请他监督我的工作,遇到问题可及时与我联系;5.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