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河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80)
(2010-11-14 23:34:27)
标签:
孙啸林河南省公务员面试面试真题解析 |
分类: 面试真题解析 |
2010年11月14日河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
题目:
1.某县为完成节能减排拉闸限电,你怎么看?
2.领导让你主持工作,但你的同事小王成为核心,怎么办?
3.某地引入新树种,从未种过,你怎么办?
4.某校确定校歌,你怎么组织?
5.某地科技下乡,以前只是广播,现在是专家下地头,你怎么看?
首先,向各位道歉,我22:00刚下课,所以耽误了真题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某县为完成节能减排拉闸限电,你怎么看?
[孙啸林解析]所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某县为完成节能减排而拉闸限电,对于这种做法,原因是为了节能减排,方法是拉闸限电,通过这种方法的确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这种做法却值得商榷。为什么呢?因为拉闸限电的做法是临时抱佛脚,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考虑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背后反映的就是当地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利观。那么某县政府究竟该如何去做呢?第一,节能减排应从政府自身做起,从办公到用车,从话费、电费到文印费,都要严格控制;并制定出规章制度,在政府内部倡导节约意识;第二,在全县范围内,严厉打击“三高”企业,加快企业转型的步阀;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发展新能源,为全县的节能减排奠定基础;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板等形式,倡导群众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人人讲节约,讲低碳的新风尚,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开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加大农村太阳能、沼气池等新能源推广力度;第五,广泛的征求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建和建议,制定出适合本县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和方案,并加大监督的力度,特别是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网站等平台,接受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届的力量,同心协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真正用实际行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2.领导让你主持工作,但你的同事小王成为核心,怎么办?
[孙啸林解析]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领导让我主持工作,同事小王成了核心,对于这种情况,我将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要有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单位内每一位成员的优势,使大家同心同德来完成工作;更不要因为小王成了核心,就勾心斗角,这样反而会削弱集体的力量;
第二,要看到小王优点,小王成了核心,说明他工作过程尽心尽责,要在适当的时候,多表扬小王,鼓励大家都要向小王学习;
第三,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多向小王征求意见,通过沟通协作淡化职位上的差异,从而使大家都能够以工作为重,通过合力促使我们的工作高效的运作;
第四,要及时的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在必要的时候,要多向单位内部的老同事,老领导请示、请教,以便妥善处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总之,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相信,小王也是深明大义,只要我个人方法得当,及时沟通,加强协作,我们一定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所交给我的任何工作和任务。
3.某地引入新树种,从未种过,你怎么办?
[孙啸林解析]万事开头难。引入新树种,大家都没有种过,面对这种情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要及时的了解新树种的相关情况,如种植环境要求,种植方法,日常如何维护,等等;这些可以通过与卖树方联系了解,也可以通过向相关专家请教了解,还可以通过网络查寻获得;并形成材料;
其次,根据种植范围大小,组织人员集中学习新树种的种植、维护注意事项;也可通过电视对大家进行讲解;确保每一位种植人员了解相关知识;
再次,分发树苗,并划区派出植树指导员,确保新树种按要求种植;
最后,要由专人对树苗进行维护,确保树苗的成活率;在此过程要及时请相关专家对我们的植树工作进行指导;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时,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4.某校确定校歌,你怎么组织?
[孙啸林解析]校歌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让我组织确定构歌,我会在思想上予以高度的重视,具体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组织方式和方法;通过请示领导、请教有经验的同事,不断完善组织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向兄弟学校,特别是已经有校歌的学校的学习,最终确定校歌的组织方式,方法,时间等;并形成书面文件呈报领导申批;
其次,在组织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校歌质量,我主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宣传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广范宣传校歌的目的和意义,并号召每一位学生、老师、家长积极参予;二是组织校歌评申小组,可以通过请本校的退休老教师,及在词曲方面有造诣的本校和外校老师,本地优秀的演唱家、词作家,对我校的词曲进行把关;三是在流程上,各班以班为单位上报本班初选的优秀歌词、曲普;学校再选出一部分优秀作品,以去电、去涵的方式,或以讨论会的形式请相关的演唱家、词作家筛选出优秀作品;四是对最终筛选出的作品,再请原创本人及演唱家、词作家等人员进行修改,定稿;五是在组织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做沟通和后勤工作,确保工作落在实处;当校歌确定以后,及时上报领导,在全校公布,传唱,并对优秀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最后,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以书面形式呈报领导;做为个人,也要及时总结,为以后工作积累财富;
总之,独木难成林,独丝难成线,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我想,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老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的校歌一定会成为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经久不衰。
5.某地科技下乡,以前只是广播,现在是专家下地头,你怎么看?
[孙啸林解析]科技下乡,服务于民。对于某地科技下乡,以前只是广播,现在是专家下地头这件事,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以前只是广播,是因为当时我们的人才不多,而人民的科技水平普遍不高,作物比较单一,通过广播的方式,可以将知识在短时间内传递给每一位农民;
第二,现在是专家下地头,是因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家各户种植的农作物不一样了,即便同一农作物,出现的问题也不相同,农民更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从“以前只是广播”到“现在是专家下地头”, 这样的形式更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体现了科技下乡的民本意识和务实作风。对于群众遇到的问题,我们只有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位上。联系到专家的务实作风,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在512汶川在地震中,正是温总理奋战一线,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让新汶川在废墟上拔地而起,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
第四,以前只是广播,侧重的是形式;现在是专家下地头,侧重的解决实际问题;这背后也反应了: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不同时期,我们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要充分发挥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做到统筹兼顾,使们政府的工作高效的运作;
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得到结论也不相同,这也要求我们要多角度,全方位的看待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这样我才能把握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根方法,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