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有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所大教堂。”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石匠眼中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钻石在艺术家眼里是天然的珍贵艺术品,在精明的商人眼里就是金钱。同样在黑夜里的两个人,一个看到末日来临的绝望,一个却看到黎明来临的曙光。愿望就是这样神奇的东西,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追求,还让他似乎就看到明天就可能改变的景象。价值追求加上想象力在人类上身运用是如此充分,同样面对一个未知的未来,对人的激励和产生的成果却天壤之别。同样的工作对第一位石匠来讲,仅仅是获得报酬必要的交换,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它只是混沌地工作,以“混口饭吃”。在企业里这样地“石匠”不乏其人,他们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工作只是对无奈生活的一种简单反应而已。第二个石匠,他是个技术专家,事实上,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正像第二个石匠那样,他们正是热衷于追求专业的完美,但他们把职能性工作本身作为一种目的。他们不再以企业目标来衡量自己的贡献,热衷于扩大自己的领域而不是热心于建设整个企业,将整个企业分割成松散的“专业个体”从而成为了一种离心力。第三位石匠,着眼于整体目标的典型---教堂就是所有石匠欲求的结果。企业的运作要求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整个企业整体为导向,
每个管理人员必须注重企业整体的成果,注重个体对整体的贡献。
企业愿景是被想象力形象化的企业群体愿望,
正是由于这种想象力,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明天这种变化的到来,大教堂似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正是由于这种想象力,愿望凝聚了群体成员所有个体的欲求,这种驱动来自每个个体内心真正的渴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