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何时休?

标签:
考研冒名顶替贵州师大腐败窝案罗彩霞杂谈 |
分类: 文章摘要 |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54/17454794.jpg
罗彩霞发现,自己的身份被同学王佳俊盗用,王佳俊冒名顶替她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事发后,王的爸爸王峥嵘以官员身份,试图收买罗彩霞一家未成功。
从网友反映看,有的人劝罗彩霞谅解王家,有的人气愤不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这马上又使我想起马丁·路德·金抨击越战的话——
在这个场合,懦弱者会问“它安全吗?”自私者会问“它有利吗?”
空虚者问“它好玩吗?”但是有道德的人会问“那是正确的吗?”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13/17413952.jpg
- 懦弱者会问“罗彩霞安全吗?”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13/17413573.jpg
- 自私者会问“罗彩霞有利吗?”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13/17413574.jpg
- 空虚者问“罗彩霞好玩吗?”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13/17413575.jpg
- 但是有道德的人会问“那不是正确的吗?”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13/17413576.jpg
- http://img1.qq.com/view/pics/17413/17413953.jpg
- 原来,湖南邵阳官员的本事都这么大啊
-
罗彩霞没填报贵州师大为何被录取?录取通知书为何被截留?谁为王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贵师大又是怎样审查入学资格的?如此离奇之事竟然大大方方地发生在以严肃繁琐著称的高校招生录取领域,其个案带来的震撼远比房地产腐败窝案等更要强烈:高招中环节众多,人物纷纭,制度与补丁千重万叠,如果这一系列程序都能被“斡旋”,我们还能拿什么说服自己“权力通天只是一种幻象”?[详细]
- “狸猫换太子”本事是大,故性质比抢劫还要严重
-
高考冒名顶替大多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心知肚明。而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的的冒名顶替,可说非常罕见,身份证是一个人的象征,随身携带,随时都得用。如果说拦路抢劫是一时的,那么盗用他人身份证是永久的伤害,比被抢、被劫还厉害。[详细]
- 虽然严重,但“这事其实很普遍的,很多孩子考完试后发现,他什么都没考上”
-
从网友跟帖看,不少人就认为此非个案。以笔者的见闻看,官员子女或通过枪手或冒名顶替上大学几乎成了高考的潜规则。象公安局王峥嵘政委那样,通过校方获取参考学生的信息,然后选择那些居住在偏僻乡村,毫无社会背景的学生作为冒名的对象,截留其录取通知书,再经由其他作弊手段达到读大学的目的。[详细]
- 义、利哪个优先?关于价值排序的问题亘古不变
- 希望罗彩霞挺身而出的人,也能意识到妥协会有好处;而劝罗彩霞放弃坚持的人,也一样会有正义感。公道、利害、同情心,存在于每个人的价值列表里,所不同的,是彼此的价值排序不同。在正义优先的人看来,和解条件固然优厚,可能比自己争取来的待遇都要好,但没有换回人的尊严更重要;而在现实主义者的眼中,沉冤得雪固然舒服,但当务之急是保护自己,好适应这个强弱分明的社会。
- 不过,把真相与正义放在第二位的人们,你们真能拿到利吗
- 如果王佳俊一家真的有能力为罗彩霞安排尽如人意的工作,像新闻中说的“当老师还是进事业单位,都可以帮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初为什么不在自家女儿身上活动活动呢?同四处打点,串通各个环节,最终冒名顶替相比,直接施展权势和人脉,把自家女儿送进好大学好单位,不是更方便,更低风险吗?难道说,冒名顶替现在已经“进化”到比往大学里塞一个人还简单吗?
- 对勇于担当道义的弱者,国家应给予救助,让正直比自私更划算
- 既然有人担心罗彩霞见了媒体,即便打赢官司,也会得不偿失,我们就让她得能偿失好了。国家赔偿在这个问题上,应把维护正义者的那部分成本承担起来,让出头的人觉得值。这个事情操作也不难。不是有见义勇为奖吗?不光与匪徒搏斗会获奖,与不公正现象做斗争,也是一种“见义勇为”。[详细]
总结:
真想问,如果哪天你发现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被莫名盗用,无法考研、考公务员、出国,乃至无法结婚生子,你会咋想?一个能忍的人,到底有多能忍啊?自私是本能,正直是文明,中华文明几千岁了,没想到06年还会出彭宇案,没想到09年还会有很多人劝罗彩霞妥协。有人说,这是因为社会一直缺乏正直的土壤,那就请从此案做起,让不正直的人付出代价,让正直的人获得救济,给正直一个机会。
后一篇:5.12最难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