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课本“洁癖”了

(2010-09-10 14:32:36)
标签:

语文课文

朱自清

背影

鲁迅

雷雨

交通规则

父爱

经典

情感

洁癖

感动

教育

分类: 闲谈余音

    近期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调整之争一直不断,有人提出选之于名著《水浒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应从课文中去掉,因为该文段“渲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十几岁的孩子影响不好。据说希望从中学课本拿掉的还有《药》、《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等鲁迅先生的名作。近日据网上消息,这些名篇确实已经从各地的语文课文中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孔雀东南飞》、《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促织》、《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项脊轩志》等古今名篇,甚至还有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

    北京某大学的丁先生赞成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从中学课本中删掉。丁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中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某些观念是不健康的,他的文风是孱弱病态的,近乎于无病呻吟,还说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父亲的背影符合中国人病态的审美,对其感动是“不健康的”。

    中学生要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自然大家都赞成。可把“违反交通规则”当做删除《背影》的理由,把中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归罪于散文作品,未免就有点小题大做了。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作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人物,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在有点“鸡蛋里挑骨头”。阅读这篇散文的人,恐怕极少有人会想到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只是从那些细节的描述中,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而且这种父爱并不因为他“不潇洒”、“品行没有合乎公众价值观的闪光点”、“纳妾”等弱点而打折扣,因为人性之善积淀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许多细节中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同样会具有关爱子女的人性。阅读这些经典的情感作品,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理解人性,更好地学会沟通、懂得关爱。

    我很不理解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为什么特别具有“娱乐精神”?很不理解今天的语文教材为什么会如此地吹毛求疵?很不理解今天的教育为什么患上小题大做的“洁癖”?很不理解那些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经典名篇为什么会被驱逐,被迫蹒跚地走出我们的视线?

    我重新翻开《背影》,认真阅读那一段经典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神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再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了。”

    我再一次被感动得泪湿眼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