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色“新马泰”

(2021-07-13 17:11:57)
标签:

成健作品

学史

中国旅游报

中国水运报

分类: 路谣一曲

红色“新马泰”

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所在地,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不妨游一游“新马泰”——哦,当然不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而是盐城红色旅游三部曲,即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泰山庙。这三处景点,分布于城市主干道建军路七里长街上,一路游来,只需半日。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建军路东首,坐北朝南。不用细说那宽阔的广场上屹立着的纪念碑和雕塑,以及两侧的碑林,最重要的是展览大厅,厅内分7个展区陈列着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会向你讲述新四军将士当年生活和战斗的故事。

就说那辆七十多年前伪满洲国制造的自行车吧。1943年的一天,日军第12旅团的情报士官佐田雅仁一伙,在淮海地区骑着自行车搜集情报,途中撞上新四军游击队,他们弃车仓皇而逃。新四军女战士李春华飞身骑上其中一辆自行车,顺着庄稼地的旱沟回到连队。后来,李春华奉命到盐阜地区开展民运工作,连长特意将这辆自行车交给她使用。李春华骑着它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一次,部队有几个伤员临时驻在射阳,原计划从水路转移,不料情况有变,河道突然被敌人封锁,必须立即改走陆路,李春华就是用这辆自行车帮助完成了转移。1986年,新四军纪念馆在盐城建成,李春华捐出了这辆伴随自己40多个春秋的自行车。两年后,中日合拍的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工作人员到新四军纪念馆参观。60多岁的日方总编导对着展厅里的一辆旧自行车看了半晌,不肯移步,原来此人就是佐田雅仁。他还保存着那辆车的车牌,经与车上的钢印号码核对后,认定它就是自己当年丢弃的那辆。佐田雅仁提出用日本生产的最好轿车换回这辆自行车,新四军纪念馆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这是铁军将士奋勇抗日的最有力的证明。

建军路中心地段,有一座新四军骑兵的铜像,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大铜马”。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前蹄奋起的战马上,面向初升的太阳,踏上了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征程。20103月,大铜马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向东南迁移百米,一位79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闻讯后,立刻赶来和大铜马作短暂告别。仰望着亲爱的“战友”,这位老人情难自抑,热泪盈眶,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2018年国庆节,大铜马回迁复位,又重新矗立在建军广场环岛中央。

位于建军路西端的泰山庙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此庙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1941125日,新四军于皖南事变后在盐城重建军部, 227日军部迁驻泰山庙内,刘少奇、陈毅夫妇曾在此居住。同年7月,日伪军对盐阜地区发动进攻,军部撤离向阜宁停翅港转移后,泰山庙一度遭到敌机狂轰滥炸,损毁严重。1985年,盐城市政府照原样重建了泰山庙,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当年从泰山庙转移之时,陈毅夫人张茜已身怀六甲。第二年5月,张茜生下一子。年底,日伪军又一次对新四军军部驻地疯狂扫荡,为了避免行军作战中的牵累,陈毅夫妇商量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当地爱国士绅邹鲁山。主意已定,陈毅到邹府拜访,说是闲来无事下盘象棋。摆好棋盘,陈毅拿起一个小“兵”,径直推到对方老“将”面前。邹鲁山大惑不解,陈毅郑重地说:“陈毅今日登门拜访,有要事相求。”随即把来意说了一遍。邹鲁山听罢,站起身来抱拳当胸:“军长如此信任,邹某义不容辞。请军长放心,我在公子在!”从此,邹家拼上身家性命,面对日伪军的猜疑巧妙周旋,历经艰险,终于不负重托,直到8个月之后,新四军来人接走了孩子。陈毅夫妇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昊苏”,意思是“日出东方,照耀江苏”。陈昊苏长大后始终不忘盐阜人民的养育之恩,在自己的履历表籍贯一栏,总是填上“江苏阜宁”。

盐城的新马泰,虽无旖旎风光,但它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承载了当年铁军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见证着新四军和盐阜人民的鱼水深情,并将永远铭记和发扬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的革命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伍佑糖麻花
后一篇:萝卜烧淡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