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赠书

(2014-12-02 15:05:15)
标签:

成健作品

重读鲁迅

滨海时报

望海潮

分类: 大师背影

http://s15/small/001Iar8rgy6O4djYUB88e&690

1932年秋的一天,上海,冷雨纷飞。一个叫阿累的青年跑进内山书店避雨时,翻到鲁迅翻译的《毁灭》,立即爱不释手。可他是一家汽车公司的售票员,本就收入微薄,当时身上的钱又不够——只有一块多,而且那是他和一个失业工友几天的饭钱。鲁迅其时正巧也在店里,略知原委后,便将那本《毁灭》免费相赠,同时向阿累推荐了曹靖华翻译的《铁流》,原价一元八角也仅收了一元钱。

阿累深情回忆当时的那一幕:“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每当自己的著作问世,鲁迅总会赠给许多亲友,如1923823日,“以《呐喊》各一册分赠戴螺舲、徐耀辰、张凤举、沈士远、尹默、冯省三、许羡苏、俞芬、泽村。”此外,他平时也经常买一些书籍来送人。

1925311日,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名义给鲁迅写信,从此他们的人生有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交集。时隔近十年,1934年底,鲁迅将《芥子园画谱三集》共四卷赠给许广平,这部清代的国画技法画谱虽非原本,却也值得珍藏。鲁迅还在首卷扉页上题了一绝:“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鲁迅的学生辈新婚之喜,他有时也会送上一本书表示祝贺。1924515日,“下午访常维钧,以其将于十八日结婚,致《太平乐府》一部为贺。”这部书是元代散曲总集,共两本,价四元,鲁迅前一天在商务印书馆特意买下,作为常维钧新婚的贺礼。常维钧在北大法文系读书时,曾选修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之后彼此交往甚密。

章廷谦也是鲁迅在北大课堂上的学生。1923年冬鲁迅将新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赠给新婚燕尔的章廷谦,并在扉页题辞:“请你,从情人的拥抱里,暂时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章廷谦上唇上面留了一小撮仁丹胡子,“一撮毛”本是其爱人对他的昵称,被鲁迅听了去,就一直当外号使用。

这些作为礼物的书籍,虽不贵重,却因为各自的内蕴而别具意义。

遇到一些穷困的文学青年,像阿累那样的,鲁迅也每每慷慨赠书。鲁迅这样做,是因为他也曾有过这样的辛酸。他13岁时家道中落,买书只能是一种奢望。“有喜欢的书,而无钱买,是很不舒服的,我幼小时常有此苦,虽然那时的书,每部也不过四五百文。”因此,鲁迅特别能体会那些文学青年节衣缩食而依然买不上书的苦衷,而且他还婉言劝导,绝不让受赠者感到一点自卑或不安。

夏传经是南京盛记布店的一名店员,鲁迅和他素不相识。19362月,夏传经来信求教:鲁迅译作《竖琴》的前记和散文诗集《野草》的序诗,为何在最近新出的版本里没有了?信中还谈及关于鲁迅杂文的读后感。鲁迅为此向夏传经寄赠了《竖琴》、《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坟》和两本《海燕》杂志,并在回信中写道:“顷偶翻书箱,见有三种存书,为先生所缺,因系自著,毫无用处,不过以饱蟫蠹,又《竖琴》近出第四版,以文网稍疏,书店已将序文补入,送来一册,自亦无用,已于上午托书店寄上,谨以奉赠。此在我皆无用之物,毫无所损,务乞勿将书款寄下,至祷至祷。”

同年3月,鲁迅写信给曹白时说:“我目前经济并不困难,送几本书,是毫无影响的,万不要以为我有了什么损失了。”

鲁迅平生赠给别人多少书,是难计其数的,这些对他而言的小事,却至今能让人感到贴心的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鲁迅买书
后一篇:鲁迅喝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