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景宋

标签:
成健作品重读鲁迅《嘉兴日报》东湖杂谈 |
分类: 大师背影 |
《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爱情的见证,1933年,这本通信集初版时,作者署名为鲁迅、景宋。鲁迅一生总共有一百多个笔名,“鲁迅”是他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的,也是他一生中用得最多的笔名。许广平也用过八九个笔名,“景宋”是其中之一。
对“鲁迅”的由来及涵义,历来有多种解释。鲁迅挚友许寿裳为此曾当面相问,鲁迅的解释是,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这显然是其自谦之辞。无可争议的是,“鲁”字取自母亲鲁瑞的姓,而且据考证,周鲁在古代本是同姓之国。鲁瑞出身于绍兴的一个官宦家庭,她父亲曾任清廷户部主事。鲁迅16岁时,父亲周伯宜病故,作为长子,鲁迅在家道中落之际遭受了许多冷眼,因此能深深理解母亲操持家业的艰难。母亲乐观坚强的性格,对青少年时代的鲁迅影响很大。
关于“景宋”这个笔名,有一则趣谈。当年钱玄同曾自作聪明,对此做过一番考证,他认为,许广平的名字与唐朝贤臣宋璟有关联,其笔名“景宋”,乃“景仰宋广平”之意。宋璟,字广平,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为唐代四大名相,即所谓“前称房杜,后称姚宋”。这一猜想似乎证据确凿,颇能自圆其说。鲁迅和孙伏园提起过此事,纠正了钱氏的推断:“玄同完全错了,你对他说,他的推理是完全靠不住的。我告诉你:许公的母亲姓宋,她为景仰母亲,所以自号‘景宋’;至于她名‘广平’,也和宋广平全不相干,只是广东的风气,常常喜欢把地方放在名字当中,如她名‘广平’,她的妹妹名‘东平’,何尝有宋广平的影子呢?”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尽管母爱有时也会呈现出盲目的一面,甚至因为爱而对子女的人生选择进行错误的干涉,结下不幸的苦果。1906年,26岁的鲁迅奉母命与朱安女士完婚,这桩无爱的婚姻,正是母爱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许广平也曾陷入包办婚姻的樊笼,她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便“碰杯为婚”给她找了个婆家。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许广平表现出决绝的态度,最终用生活独立换来了婚姻自由。
家庭种种无意识伤害,并没有影响鲁迅和许广平各自对长辈的尊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旗帜鲜明地反对愚昧的封建孝道,而他孝敬母亲的品德也是有口皆碑的。许寿裳曾说过:“鲁迅的伟大,不但在其创作上可以见到,就是对待其母亲起居饮食,琐屑言行之中,也可以见到他伟大的典范。”
鲁迅和景宋,这是两个珠联璧合的名字,因为它们以同一种方式表达了对母爱的铭感。母爱永远值得人们敬重和纪念,从这个意义上,就不难理解鲁迅以母姓取笔名,以及对“景宋”涵义加以辨正的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