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孩子的画,怎样教孩子画(二)——从线到圈

标签:
儿童绘画教育美术育儿 |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
上次说到孩子的画是流淌的生命,那是他们在完全不用大脑、不用思考的力量时画出的画。
当他们开始发现画在纸上的线条可以被他们控制时,他们就开始将那根像野马一样绕着圈奔跑的线勒住,让它朝着自己想让它们去的地方跑。
一开始这是极其艰难的,就像控制、驯服一匹野马。
咱们回顾一下,孩子在刚出生时,他们的手和脚一直在运动,但那些运动完全不受他们大脑和意志力的控制。当孩子第一次有目的地将手要送到嘴里时,在婴儿那个小小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几乎是发生了一场革命。婴儿的心灵产生了一个需求,婴儿的神经在大脑的指挥下满足这个需求,婴儿开始努力地、一次一次地、有目的地利用他们的念力将手朝着脸的方向伸过去,但他们第一次大多数会失败,他们的手笨拙地伸到了鼻子上。
画画也是这样。当他们不再满足于画那种螺旋线,他们发现实际上线条可以听他们的话,所以他们做的第一个驾驭行为是将那根线一直弯一直弯,最后让那根线碰到它的开端那头,最后形成一个圈。
当画面上有了一个圈后,一张白纸就被神奇地被分为圈外、圈里,孩子这时总是忍不住要在那个圈里面放点啥,很多孩子一开始只是在那个自己创造的圈里放上一些点。
大家想想,当人类文明来临时,人类就用一些物质围成一个圈,把自己和自己珍惜的东西放在里面;当一个女人怀孕后在她肚子里那个圈里就有了一个点;当我们要保护孩子时,我们想到的肢体符号就是把手臂环成一个圈,把孩子放在中间……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我认为在我们人类的心中,最底层的安全象征是一个封闭的圈,是围起来的感觉。
儿童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密码的指引下,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这离画出一张画、画出自己看到的东西、画像自己看到的东西、画出爸爸妈妈喜欢的、大人能看懂的画,还差得很远。
他们的生命暂时还无法朝向这些社会化元素,他们得先让他们自己成为自己。
http://mmsns.qpic.cn/mmsns/U3To3QeLlC37LKAMzOFU3Cicj7nPR58Zia9UqXVFF6HhkFPSsLOVoH1w/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