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艾伦不知道我说的理论,但他却做到了很多。这个孩子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能尽可能地感受孩子,帮助孩子达到孩子想达到的目的。
就拿啃鼻子这事来说,艾伦还不知道孩子有“口欲期”这一说,但他抱着孩子时,孩子不啃安慰奶嘴,而啃他的鼻子,他就让孩子啃。艾伦说,他希望孩子到十八岁还有这样的探索精神。一个老爹,一直把自己的鼻子给女儿啃,这不把咱都感动坏了吗,咱谁能做到呢?
我们好不容易在地毯边的沙发上坐下来。我从艾伦手里接过孩子,先尽量保持亲切,让孩子观察一会儿,给孩子时间来接纳我。等她不再死死地盯着我了,我把我茶杯底下的盘子递给小宝宝,她马上被盘子吸引住了。
但她拿到盘子后,没用嘴巴啃,而是不断重复着:看看正面,再翻过来看反面,再翻过去看正面,再翻过来看反面。盘子正面是有中国青花的,反面啥也没有,小家伙才六个月,不会这样研究一个东西吧?
我们跟踪拍摄过三个宝宝,从零岁一直跟拍到六岁,他们的发展都证实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但我们还没有见过六个月的宝宝能这样有逻辑、有比较、有思考地用眼睛去研究一个物品。
在翻过来翻过去无数次后,小宝宝突然把盘子塞到嘴里啃了起来。
我对艾伦说,刚才他女儿对盘子的研究行为,超出了六个月孩子的发展水平。艾伦非常认真地说,他的妻子在怀孕时一直进行灵修的课程,这一天我们去时,他的妻子不在家就是去城里灵修去了。
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孩子超常的发展是不是灵修的作用,但我需要再找新的东西试验小宝宝的探索模式。我需要了解,小宝宝刚才的探索模式是偶尔为之还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关于灵修,我真的不敢苟同,但灵修肯定对宝宝没坏处。只是有一些妈妈们,一粘这东西就神道起来,讲究也多了,要求也多了,反而给生活带很多不愉快。如果灵修能让妈妈更爱爸爸、对孩子的感受更好、自己也更幸福,那么灵一下也挺好的。
一边说着话,我一边找合适的东西再来测试艾伦的女儿。(未完待续)
http://s1/bmiddle/5d812c76gx6D5ycWmSQ1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