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替孩子向家长请求的解读      (五)

(2012-08-31 06:26:25)
标签:

杂谈

育儿

规则

要求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10. 别在匆忙中对我许诺。当你不能守诺言时,我会难过,也会看轻你以后的许诺。

   

    在匆忙中许诺是我们不小心时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在我们很忙时,小家伙们偏偏缠着我们提出一件很难缠的要求,这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就向孩子许诺了,等到兑现的时候我们发现承诺根本不能兑现,这时孩子通常会又哭又闹,咱成人想不就是哭吗?咱倾听一会儿孩子就不哭了。在这里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的难过之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也是咱全民不敢相信别人,而又不可信的原因吧?

 

    有时我们只是单单急于把孩子打发走,而向孩子轻易许诺,这样看似短期内我们很快摆脱了孩子的纠缠,但造成的后果却不是那一刻清静的价值能换来的。

 

 

    有一次芭学园来了一大群幼儿园园长参观,我正在走廊哇哇地给他们解释功能区,边解释便走进了太阳班。进班后我例行公事地给看着我的孩子们介绍客人,征得孩子们同意后带客人参观他们班。正在我小声介绍这个班的功能区布局时,一群孩子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我,他们在四月份能不能去野外生存,我的心还没从刚才的话题中转过来,就随口回答他们:“能啊!”听到我的回答孩子们欢呼着走了,我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四月份天气还很冷,山林连装修都装修不了,到哪里野外生存?而且这事归人家的园长管,我还没跟园长打招呼,也不知道孩子是从哪里听来的野外生存。这事当时没发生,暂时没有问题,我也就把这事忘了。没想到孩子们可没忘,他们去告诉了他们的主班老师,老师高兴得要命,马上通知家长准备四月份野外生存,这一切的事情都在班里发生,我不知道。一直到四月份,他们班通知我他们下周一要去野外生存了,我认为条件不成熟于是坚决不同意,老师们很着急说是我同意了他们才安排的。我傻眼了,想起一个多月前确实有这么回事。孩子都眼巴巴地等着,还天天在研究自己家有什么可以带去野外生存。

 

 

    这事直闹到主班老师跑到我办公室,边哭着边批评我不守承诺,她说:“孩子们都在准备去了,怎么能改变对孩子们的承诺,他们又不能理解你的忙碌。”

 

    主班批得对啊,自此,我是尽可能地闭紧嘴巴,有时忙傻了的时候,孩子来要求什么,我可以回答说:“嗯,我想想……”有个男孩子边跑边朝我喊,“大李,你等着,我长大了跟你结婚”,我也习惯地说:“好的,我要想想。”我估计,他只听到了“好的”没听到“我想想”,好在这事是他在匆忙中的许诺,最后当然他也没信守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成人我能考虑到他做决定时的相关条件所以我不会受到伤害,孩子就不同了,他们还不成熟。

 

    最后在四月底山林基地完工了,五月份他们终于去了山林基地,成了山林基地野外生存的第一批体验的孩子。

 

 

  11. 我现在还不能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虽然有时我看起来挺聪明的。

    

 

    是啊,您千万别因为看着您的小儿子或小女儿瞪着一双聪明的眼睛,您就以为他什么都能回答您,尤其当他做了让您不理解的“坏事”时。不光坏事,就是好事他们也解释不清。

 

    有一次一个搞经典诵读的同行来交流,我问他,你们天天教孩子读经典?他说也不是,经典诵读并不是只读,还有很多教学活动。由于我没见过,所以也没法交流,于是问他,如果你们的老师从一个女孩子身边路过,这个女孩子给老师说,老师,我的小鸟病了,老师怎样利用这个教机帮助孩子?

 

 

    他说:“我先要跟孩子交流一下……”我马上打断他,告诉他这个孩子假如只有三岁多。他说:“那也一样,三岁已经能够表达得很好了”,这是真的。我再问:怎样交流呢?他答道:“我先问一下孩子的意图是什么,孩子为什么说小鸟病了,这样我就知道怎样帮助他了。”这样的思考看上去很尊重孩子,但孩子当时在自己营造的情境中,老师追问时,孩子必须脱出自己营造的情境,思考老师对他们的提问,并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加以客观反思,然后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归纳,然后还要找到恰当的表述来表达,让老师能理解自己的意图,这样等于占用了孩子的发展机会,只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

 

  

    如果孩子能达到老师问他们问题他们就能够回答,那么他们就要放弃自己的发展需求,去训练适合于回答我们的提问的能力了。这项能力不是人类生存所要建构的基础能力,所以我认为还是不要这样做为好。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