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网友阿猪的回复——关于孩子休学和修复(1)
没有时间把这个帖子所有回帖都细细地看完,但是把楼主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的帖子都仔细地看过了,让我想起了当初自己对儿子的帮助,心中非常佩服阿猪,同时也很担心很难过,为阿猪所经历的这个苦难的过程,为孩子曾经所经历的心理的痛苦,为阿猪和孩子现在所经历的斗智斗勇以及这场自己不能控制的心理较量。情、爱较量,惆怅、疑惑、担心,全都搅在一起。
这是一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畏惧的生活历程,但是阿猪勇敢地走上了这条路,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这条路的面前望而却步,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一直痛苦下去不断地安慰自己也许将来就好了,不断地告诉别人自己做不到,甚至有人向我发火说:总不能因为有了孩子,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搭进去了。这些人不知道无论他们怎样,如果他们不跟孩子一起从不健康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将来他们都无法摆脱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的干系,孩子将来绝不会自己躲在一边去痛苦不来干扰生养自己的父母,父母绝不会在将来面对一个不能幸福的孩子而不受良心的谴责。
人类的生活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这样的生活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生活的本质就开始改变,如果我们有基本的觉解能力,那时,我们就会欣慰地感叹,幸亏当初我们勇敢地走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否则今天我们不会享有现在幸福的生活。
我看到阿猪在试验用各种方法各种工具帮助自己走好这条路,有这么多的朋友伸出自己的双手在托着阿猪尽量的飞翔,有一天阿猪的翅膀会有足够的力量翱翔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她的女儿也将和她一起飞翔在自己的那片天空中。
看了这么多帖子,有几个方面提醒阿猪注意一点:
第一,已经上学的孩子休学在家心里会非常难受,他们会尽量想办法来让自己不难受,看上去他们很幸福快乐,但是当他们停下来的时候会心如刀绞,这时他们容易迷上能麻痹自己的游戏,如网络游戏和看电视,这时需要对他们进行的帮助是,换一种方式和蔼的、绝对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能够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去持续以前所进行的学习,这样才会让他们不会因为离开自己的群体而感到焦虑和痛苦,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产生自信,他们会有一个目标,将来带着胜利的微笑走进原来的群体。这一切都不是成人用嘴说的,而是通过一个过程让孩子自己感觉到和认识到最后慢慢变成确定无疑的信念;
第二,孩子在持续学习文化知识和原来的课本的同时,也可以修复和放松,孩子能否很好地修复不在于做什么事和不做什么事,而在于成人的态度和心态。所以,让孩子放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和让孩子放松去学习孩子认为重要的内容,后者要比前者对孩子有利。在第三页里,看了阿猪描写的孩子从前到后的状态可以看到,孩子为离开群体和学校一直感到痛苦,为此,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内心冲突,一方面害怕去学校,一方面又为离开学校而痛苦,这时成人的帮助不是让孩子认为自己可以永远回避学校,而是要为孩子制定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每天要有相应的任务,这是人类所需要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才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并对自己产生信心,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有能力来面对学校,这一切也不是成人可以用嘴巴直接告诉孩子的,这需要一个精心帮助的过程;
第三,给孩子引导一些健康的、对帮助他人有意义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发展为孩子需要持续去做的事情。比方说,研究某个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最终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引用进去,如写、思考、创造和计算,孩子休学在家可以试试用所谓的“素质教育”的方法,像《素质教育在美国》那样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持续的学习帮助,让孩子逐渐的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对文化知识的热爱以及自信,为返回学校返回她的群体做好准备;
第四,家长一定注意,不要把自己帮助孩子的过程和自己读的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的书去读给孩子听,可以找一些对孩子了解这个世界和对孩子情感发展有意义的作品,如一些儿童文学,包括世界名著、励志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读给孩子听,但千万不能把批判父母的书籍以及帮助父母心灵成长的书读给孩子听,孩子还没成熟,不能够将书中描写的情况与自己的生活分开,造成孩子会不自然的按照书中的方式来表演自己,或者分析父母的行为,这对孩子的修复更加不利。而且唤醒了孩子不能用自然的情感方式来跟父母相处。以前有过这样的例子,结果非常不好。
第五,在孩子休学期间千万要注意孩子滋长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爱好。如玩电脑游戏是绝对不可以的。如果孩子沉迷进去,就会用这些游戏来麻痹自己,打发自己的时间,变得对实际生活越来越没有信心,如果孩子已经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可以一边为孩子组织每天的生活,使生活的节奏紧凑一点,一边坚决地将电脑游戏戒掉;
第六,孩子不愿意出门、放弃所有的活动,是孩子对自己和对生活丧失信心的表现,所以妈妈可以找来《足球女孩》、《汽车旅馆》这样的片子看一看,那里有成人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阿猪也可以了解什么叫做成长。人类不管通过什么手段都可以获得成长,成长起来的力量和内涵可以用在各个方面,但无论在哪个领域哪种手段,都需要成人持续不断地使用同一领域和同一手段帮助孩子,直至达到令孩子感到自豪的结果,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放在家里由着他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那就叫帮助,其实那不是帮助。
第七,注意孩子有的时候说头晕或紧张并不都是真的,如果头晕和紧张使孩子发现他们很重要,孩子就会经常使用它们,在帖子中我也有看到这种情况,在孩子自述头晕或者烦躁时,妈妈可以不动声色地验证一下,如拿来一本很好的小说给她读并跟她讨论书中情节,可能孩子会眉飞色舞早忘了头晕那件事,这时说明孩子在利用这种状态在述说,家长所要做的不是因为孩子这种状态而着急,而是倾听状态背后的“语言”——这就叫心理帮助,也叫“倾听”。这种情况是无法通过心理医生摆沙盘能够解决的,儿童心理游戏治疗需要心理医生非常灵敏地和儿童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把问题解决了,它不是一个情绪宣泄的过程,说起来有点难,但是妈妈可以找一点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这样的书看一看,学几招;
第八,如果母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装作没事儿,但是不装着没事也不等于在孩子面前发泄出来,那样孩子修复的过程就会全部泡汤的,如果母亲装作没事,会使孩子与母亲“勾心斗角”,猜测母亲。比较好的办法是,心里很烦躁或者焦虑,又恰好不能离开孩子,可以平静告诉孩子“妈妈今天也很烦躁,心里很难受,妈妈需要帮助(妈妈需要调整/转换一下)”这样,既让孩子了解了她对母亲的感受和母亲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不再为猜测母亲而感到痛苦和焦虑,及担心。也向母亲学习到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需要倾其一生去学习的东西。
第九,看来母亲的治疗是有效的,但是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出现情绪反复也是人之常情,不要太不接纳自己的反复,正向阿猪所说的,可能上帝派这个孩子来修炼阿猪的,正是因为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需要阿猪的帮助,阿猪才需要修炼自己,将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心如大海的女人,将来能够容纳下身边所有的人并且享受到他们的美好,再也没有什么事情那么容易可以伤害到阿猪。
第十,孩子肯定是由于之前的情感和心理压抑造成了对身体的损害,从帖子里看到,一是对学习不好的恐惧,二是由表扬所造成的害怕得不到表扬的恐惧,三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识不良(不良的自我效能认知),这说明孩子在童年对过多的批评和表扬所唤醒,这是非常危险的。今年以来,我奇怪地接到了很多9岁左右孩子的父母求救,我曾经很奇怪出了学习问题的怎么都是9岁左右的孩子,后来总结了一下,发现这些孩子大都是父母奋起进行早教的一代,他们大都是父母在他们早期进行过严格的文化知识教育,或使用过某类知识文化学习的方法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二年接之前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学习优秀的历史,在4岁左右由于掌握的知识和某一项技能受到周围人的过多夸奖,到了三年级,学过的那些东西已经用完了,需要使用新的学习模式和面对新的知识时,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和没有面对学习问题需要攻破和付出努力去解决的经历而感觉到迷茫和恐惧。可怕的是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候以为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会加剧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而造成的我称之为的“三年级现象”:这些孩子由于学习成绩比之前一二年级下滑而感觉到恐惧,由于表扬没有一、二年级那么多而感到恐惧,由于学习的内容没有一、二年级那么容易而感觉到恐惧(这些孩子在一二年级不用学就考100分),所以,我给他们起了新名词叫“三年级现象”。今年这种现象是这么齐刷刷地出现,在前几年,当我呼吁这种情况的时候,有很多人不信,现在的确被事实验证了。大家要行动起来,帮助那些孩子年龄还小的家长赶快停止他们对孩子的那些破坏行为,我们不能让孩子一批一批地出现“三年级现象”。其实,出现“三年级现象”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挣扎的过程,神经坚强的孩子会挺过去重新站起来,神经比较脆弱的孩子会倒下来,迂回之后相信之后也能站起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在这里我也想向我们的网友说几句话,千万不要用“国情就是这样”这样的理由来让自己伤害孩子,当家长这样说的时候,其实要解决的是自己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这些担心和恐惧使我们很多的家长打着为孩子负责的旗号,在孩子未成熟的时候给孩子太多的学习负担和太多的学习内容,使孩子的学习方法固化,由于不能理解所以只能记忆,当需要思考去理解的时候,孩子仍然只会使用记忆,所以出现了“三年级现象”。包括我们巴学园有些家长,也一边让孩子上着巴学园,一边给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弥补,因为他们不相信人的发展规律,不相信他们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起力量后会使用这个力量来面对自己的任何学习。
阿猪原帖链接: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52767&extra=page%3D1&page=66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