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宫殿上金光灿灿的装饰)
女儿的表姐是学俄语的,独立、自立,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就被派驻到莫斯科。
前天,一行人到首都机场送行,到了海关前,就不能再往里送了。女孩儿以前没有出去过,这次,看着她推着一大车的行李,要一个人自己办手续、托运……独自一人远赴异国他乡,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分别前,依次抱抱,鼻子都酸酸的。
嫂子更是忍不住。女孩儿抱着她妈安慰:“妈,你别哭啊……”
自信的女孩儿一脸阳光灿烂,推着行李车进了海关的门。
当妈的,人被挡在门外,可是,不舍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那个渐渐远离的身影。

没忍住,朝着远去的背影,喊了一声孩子的小名——

远远地,看着孩子自己办手续、行李安检。

…………
在这个信息时代,世界变小了,即使远在地球的那一边,有了网络,也是天涯若比邻。虽然知道,几个小时以后,大家又能在网络上、通讯中见面,但是,还是忍不住,拥抱时的哽咽和泪光,追逐你的目光,还有一声轻轻的呼唤……这,就是融在血脉里的、割舍不断的亲情。即使你已经走出了送行的视线,但,那颗思念的心,会一直追随你到天涯海角。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天地广阔,任由飞翔。可是,一定要记得,及时给家中报个平安,让那颗悬着的心,可以静静安放。
现在,女孩儿已经在莫斯科安全着陆,开始了她的崭新生活。
由此,又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带着女儿到俄罗斯旅游,在那里度过的匆匆的时光,体验到的浓郁的异域文化氛围,还有美丽的自然、人文风景。去年,拉拉杂杂写了几篇游记,写到北风吹起的季节,还没写完。这里,续个尾巴,留待多年以后,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
浓云之下的圣三一教堂屋顶。

莫斯科红场边,红色的博物馆建筑,以及门前的朱可夫元帅雕像。

圣彼得堡,著名的夏宫,又称彼德宫,坐落在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30公里处。始建于1714年,建筑豪华壮丽,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
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
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以及面积巨大的森林花园绿地。
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
大宫殿外,位于下花园的,就是全园的精彩华章——著名的、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喷泉利用地势的落差,定时、逐级喷涌,形成壮观的喷泉群落。

喷泉刚刚从高处喷涌而出,过不了多久,下游人工运河两边的小型喷水池,也会喷出汩汩清泉。这样的景观,一直延伸到运河尽头的芬兰湾入海口。
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
喷泉已经沿着运河,逐级喷下来了。
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塑像高3米,重5吨。
耀眼的阳光下,眼前是金灿灿的雕像和喷薄而出的水流水柱,耳畔,传来阵阵激扬的音乐,无数的喷泉,同时发出哗哗的水流巨响,一同奏起了交响华章,蔚为壮观。
此情此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夏宫带给游人的那种震撼。
此刻,只是遗憾,再好的镜头、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复制眼前的绝妙景色。
所以,如果有可能,收拾行囊,迈开脚步,出门去旅行!
用眼睛去看,用身心去感受。
喷泉两侧,植物织成了巨大的花毯。
整个夏宫花园里,喷泉和雕像无处不在。如果时间富裕,真应该慢慢仔细欣赏。
所有的雕像,都和泉水巧妙结合在一起。
林地中央,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无数条这样的小溪,汇成了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大河:静静的顿河、深沉的涅瓦河、伏尔加母亲河……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