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金奖的《空谷探幽》。
上次说到,春节期间,花卉大观园还有梅花展,也值得一看。
梅花展不在温室里,是在旁边的花卉大棚中。
还没进门,就已看到门外的两棵盆栽梅花,缀满了粉红的花朵,幽幽散着花香。只是,室外寒冷,花朵有点儿萎靡。毕竟北方的寒冬,不适宜梅花的露天生长。
一进门,迎面一堵青瓦粉墙,月亮门的旁边,一树红梅倚墙怒放。自然,这是特意营造的江南意韵。
耳边,传来清雅、悠扬的古琴声,琴声如流水一般,在花间缠绕、流淌。有了琴声,再去看花,是不是别有一番意味呢?
赏花六诀:花早、香幽、姿美、色繁、韵胜、格高。若是换成潇洒流畅的墨迹,一定更般配。

展厅里光线不够明亮,拍出的照片也是效果一般般。当然啦,俺的技术也不咋地。

小时候,都学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龚老先生看来,展厅里的梅花,自然都属病梅之列,理当“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让梅花自由生长。
不过,在冰天雪地的北国之冬,哪里找得到自由生长的梅花呢?纵然是温室中的病梅,也好过书本、画册上没有生命的梅花,让北方的孩子,也能见识到包含了许多中国文化内涵的真正的梅花,也能知道,古诗中的“暗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香。
下面这一盆,也是金奖作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排在首位。自古以来,颂赞梅花的诗文、歌曲浩如烟海,估计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吧。至少,歌曲《红梅赞》曾经家喻户晓。

展厅里的梅花,不乏三五百岁高龄的梅树。如果这些梅树真有这样的年纪,掐指算来,下边这一棵,竟然曾和龚老先生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今日,还能看到,两百年前的老树发了新花。这穿越的感觉,岂止是“奇妙”二字可以形容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