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心神

2023-01-03 10:16:09
标签: 文化 杂谈 健康

      你是自己的主人吗?你会觉得是。你的思想能够控制自己的一切吗?你会认为能。那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心跳吗?可以决定自身血液的流速吗?可以决定人在食物中运化吸取哪种营养吗?它知道人体生病时该怎样自我修复吗?看来人在我们常规思维之外,还有一套思维;在我们所知道的智能之外,背后还有一套更高级的智能系统。那这套智能系统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讲到,“心藏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那么, “心”又是什么呢?《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看来,心是生命体运行软件系统和进行数据运算的硬件系统的集成。对于人来说,心是指心包系统以及所藏之神、肝系统以及所藏之魂、脾系统以及所藏之意、肺系统以及所藏之魄、肾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以及所藏之志等,是这些硬件、软件系统的集成,是这些系统和合运行功能的总称。那么,神明又是什么呢?《黄帝内经》中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天所赋予人的是“德”,比如日月星辰的能量以及自然界的天气、气候等影响。地所赋予人的是“气”,比如大地的能量以及地面上的物产给予人的能量。因此,由于天之德下行与地之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人才能生存。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质,叫做精;男女交媾,两精结合而成的生机,叫做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从乎精的先天本能,叫做魄;脱离母体之后,主宰生命活动的,叫做心;心里忆念而未定的,叫做意;主意已考虑决定,叫做志;根据志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思考范围由近及远,叫做虑;通过考虑后而毅然处理,叫做智。由此可见,上天予人以徳,大地予人以气,父母给予了形成胚胎的精。徳、气、精是外在的能量来源,神、魂、魄是一种能够接通天地人的带有信息的内在的能量流动。意、志、思、虑、智则是后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有三种东西决定:一是天地能量和父母的遗传基因,二是人的深层意识,也即神、魂、魄等潜意识。三是人的显性意识,即意、志、思、虑、智等思维活动。而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一切意识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心神或神明。

      关于心神,分开来说,心是神的脏腑或载体,神是心的作用或功能。心是灯盏,神是火光。神离心则无所依托,心离神则人死灯灭。也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心神并称,成语才有心领神会、心安神泰、心驰神往、心旷神怡、心迷神醉、心神不定、心荡神摇、心神恍惚等。

      说到心神,也容易让人想到道教名著《太乙金华宗旨》所提到的两个概念——识神与元神。所谓识神,指的是人认识世界和操控身体行动的意识体,也就是意、志、思、虑、智等显性意识的集合,它通过包括大脑在内的精神系统对所关注的对象进行感知、联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进行思考活动。在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中,识神也建立起分辨自我与外界不同的认知,由此也相应的产生出欲望,并转换为动力,促使人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人对饥、渴、困、声、色、香、味、触等的感觉和七情六欲的情感以及理性思考和行动都由它产生。所谓元神,就是形成人的本能并影响人的思维的一种意识体,也就是先天具有的隐藏在人的思维背后的神、魂、魄。《老子》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动状态。

      现代心理学认为,元神是与生俱来的带有明显自然属性的“原生无意识”,与出于后天生活经验的潜移默化逐步积累而成的无意识(如心理定势之类)不同,是个体的一种强大而原始的内驱力源,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它所左右,其生理基础是皮层下中枢,与真正的意识(识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先天元神为后天识神所遮蔽,就如同乌云遮着了月亮,因而元神隐退,只在背后起部分作用,人的思维活动、言谈行止由识神决定。人若能静定归一、无思无念,识神自然隐退,元神真性显现,人也仿佛得了神通,此即所谓儒家所讲“明明德”,或者道家所述“无为而无不为”,或者佛家所说“明心见性”,或者王阳明所谓“致良知”。

      元神者,即元始不生不灭之神。识神者,即知识,后天形成的知见。元神即真性,即本我,它泛指人的潜意识,或者说是深层潜意识,一般情况下,它在背后起作用,特定条件下,它直接起作用。识神是由出生开始,周围环境以及教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个自我,我们所看到的,似乎人的一生都是自我在左右。元神即道,与天地相通,或者说是天地大道在人身上的副本,也因此能量无限,只是常被识神遮蔽;识神是人后天对外界的认知,也因此能力有限,尽管它经常值班。元神常常是倏忽而来的灵感,似乎无迹可寻;识神一般是合乎常规的逻辑,路径清晰。元神常常是立地成佛的顿悟,识神一般是水到渠成的渐悟。元神常常为人提供创造性思维,识神一般是为人提供常识性认知。总之,元神与识神,它们一潜一显,一暗一明;有时各有分工,有时交替作用;一个如同树木的根系,一个如同主干和枝叶;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合在一起就是心神或者神明,共同作用于人的生命。

       看来,决定我们心理言行以及生理、生命的不仅仅是我们一般而言的思维,而是心神或者称神明。心神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认识的意、志、思、虑、谋,还有背后的神、魂、魄。不仅仅有识神,还有元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对于后者的修炼,也就是修心。用我们自身的戒定慧和仁义礼智信来好好拂拭蒙蔽在心上的贪嗔痴慢疑吧,本心一旦擦亮,它就会灵光闪现,通天彻地,照亮世界,也照亮生生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话说孤独 后一篇:《窥天》序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