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孤独

2023-01-03 09:45:48

      《百年孤独》告诉我们:“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这是一种绝望的孤独,孤独的绝望。马尔克斯用一种悲凉的语调在告诉我们:孤独永恒。      

      有人说,上帝让人彼此疏远,以便让人单独体验灵魂之旅。上帝造了亚当又造夏娃,以免他孤单,但这并没有使人的境况好一些——世界只不过又添了另一个孤独的人儿。虽然说孤独与生命如影随形,但正像各自的生命状况各有不同,孤独也有情况种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具体说来消极的孤独又包括现实的孤独和病态的孤独,积极的孤独又包括诗意的孤独与卓越的孤独。      

       一、现实的孤独。孤独的原本意义就是少而无父或老而无子;由此引申为孤立无援,孤单无助;再进一步引申为只身独处,孤单寂寞。缺少亲人的照顾与扶养,缺少精神的关心与帮助,缺少好友亲朋的陪伴与温暖,都会让人感觉孤独。佛教里说:“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其外貌、思想、行止、语言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让别人完全理解,几乎不可能。因此,处众人之中而内心孤独就是一种常态。你的伤口很疼,无论你怎么描述,没有你的伤口,别人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你的痛苦。你向人倾诉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他也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认识去做似是而非地想象,谁也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他们不是自私,不是虚伪,不是缺少同情心,甚至也不是智商情商太低。正如“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要期望别人的理解,又像鲁迅在《小杂感》中所写,“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所以,有人说,我们很想把自己心中的秘宝送给别人,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宝藏的能力。我们既无法理解别人,也无法被别人理解。“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苦海无涯,唯有自渡,自渡无门,便成孤独。    

        另外,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有遗憾,很多时候自己的伤口只有自己去舔舐,自己的痛苦只有自己去消化。英谚说:“当你笑的时候,大家和你一起笑,当你哭的时候,你一个人哭。”欢乐属于大众,痛苦属于个人。欢乐是表面,痛苦是实质。欢乐很短暂,痛苦则长久。你孤独的时候多,群聚的时候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即使你处在万人簇拥之中,其实仍感孤独。真正可以诉说的痛苦,都是经过眼泪或者时间稀释后的,它不及原来的万分之一,而那些难以启齿的或者不愿言说的,只会在心中百转千回、弯弯绕绕,最后凝结为孤独。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正像有些心境,别人禁止入内一样,有些风景也只能自己一个人欣赏。不要说有些痛苦无法诉说,所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就是有些美好也不是随时就有人懂得,所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有时候,莫名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有时候,想一个人躲起来脆弱,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流血或流泪。人与人之间,有时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就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觉得孤单与寒冷。哲学家克里希穆提说,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到孤独。他的话不是真理,但却有几分道理。孤独不是全部,但却贯穿一生并影响人的很多方面。     

        当然这些孤独,还都是平常的人人皆有的孤独,还有一种更为消极的孤独,我们姑且称之为病态的孤独。

     他没有智障,大脑神经一切正常。他也不是自闭症或者孤独症,但却主动封闭了自己。他不愿出门,不愿说话,不愿和人打交道。仿佛外人都包藏祸心,仿佛他们都身带芒刺,连他们的微笑都是那么诡异。白天太亮,什么都暴露在阳光之下,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耻笑了去;夜晚太暗,角落里似乎蹲伏着什么,或者哪里随时都隐藏着不怀好意的窥探的眼睛。自己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更找不到能够懂得自己的人,与任何人好像都无话可说。于是,他会“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又像一朵小花,在阴暗的角落独自开放,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或者如一只蚕,给自己结上一个茧,把自己紧紧包裹在里面,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正如纳兰词所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也如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的描述:“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他孤独、凄凉、哀怨,但又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仿佛一只猫,兴致勃勃地玩味着自己的猎物——孤独,不愿放弃,也不想吞掉,就想这样一直沉浸下去。他喜欢在秋天的小路上散步,踩着那满地的黄叶,独自感受那份悲凉;他喜欢不戴雨具,独自在小雨里穿行,一任雨点打湿自己的脸颜,去品味那种清冷;他喜欢在深夜里枯坐,让无边的黑暗沁透身心,去体会那种彻骨的伤感;有时甚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他也觉得是那么的孤单与无助;有时在与别人的高谈阔论中,他会突然噤声而后悄然离去。

      这种孤独,并不危害社会,也不妨碍别人,它只是某些人或者人们在某段时光里自我编织的一种不良情绪。但也会因此苦了心境,瘦了形体,凉了世界,病了时光。在此过程中,有人会越陷越深,以至于得上精神病;有人会越走越远,以至于走向沉沦与堕落。当然也有人玩味出了境界,升华为诗意;还有人一个挣扎,就飞跃成卓越。

      诗意的孤独。也许,有一天,孤独者突然醒悟,他发觉自己一路走来并不孤独,因为他保持了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傅雷相信:只容纳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的心“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互拥抱”。在污浊的现实世界,赤子也许境遇不佳,但有自己构建的精神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因此,在现实中最孤独的也许拥有个最富有的精神家园。漫步孤独之境,没有世情的纷扰,心境如宁静的湖面,能够映现出被凡尘埋没的最本真的美景。孤独,有时候更像一杯水,没有杂质,没有污染,是一种清静幽雅的美。无论是在晨曦初照的黎明,还是在夕阳西下的黄昏,亦或是万籁俱寂的黑夜,走进孤独,当他用那颗多愁善感的心,体味到孤独也是一种美丽,一种深刻,并从而升华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那他便完成了蜕变,从此凤凰涅槃,进入一种诗意的孤独。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意思就是人要与自己、与天地对话,轻舞飞扬,将落寞悲凉、寂寞空虚舞向孤独充盈,因为人生没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也没有形而下的现实意义,只有“形而中”的审美意义,也就是生命的意义是生命自己赋予的,你认为有意义就有意义,没意义就没意义。而当孤独一旦升华,被赋予意义,那曾经的眼泪,就会凝结为智慧的珍珠;那流血的伤口,就会盛开出思想的花朵。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千山静穆,万径寂然,栖鸟不飞,行人绝迹,一介渔翁,身穿蓑衣,头戴笠帽,乘一叶孤舟,于寒江独钓。他是那么的专注与执著,又是那么的淡泊与宁静!他是那么的桀骜不群,又是那么的高洁脱俗!一片死寂中的一点生机!一片寒冰中的一团烈火!那是绝世的孤独,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的狂欢!“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是苏轼的凄冷与无助吗?也是他独自在对话天地人。这是东坡的寂寞与无奈吗,也是他灵魂在自由地穿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孤独成狂吗?更是青莲的灵魂舞蹈!“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这是杨万里的空虚与无聊吗?更是他的诗意与曼妙!“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陈寅恪的悔恨与落寞吗?更是他的傲岸与超拔!

     人要学会提纯孤独,升华孤独,进而享受孤独。孤独是酒阑人散后一杯醒酒的清茶;是褪去喧闹后的一份真实的寂寞;是丰盈灵魂的一种人生况味;又是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涩的背后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孤独可以让你反观内省看清自我,孤独可以让你洁身自好免却同流合污,孤独可以让你超然物外俯瞰世界,孤独可以让你心生慈爱悲悯众生。心灵在孤独中宁静,思维在孤独中活跃,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思想在孤独中闪烁。孤独着,美好着,思想着,提升着,一不小心,最后就会由诗意而进入卓越。

      卓越的孤独。天上的星星有无数,皎洁的月亮只一轮;麻雀总是成群的聚集,苍鹰却在独自地盘旋;猎狗都是团团伙伙,狮子常常独步山林。卓越意味着出类拔萃,卓越意味着超凡脱俗,正因如此,孤独也就成为了卓越者的标配。“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是孤独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慷慨悲歌的曹操是孤独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心有锦绣却无人赏识的陈子昂是孤独的。“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铁骨丹心、文韬武略而又不被重用的辛弃疾是孤独的。“独立寒秋”的毛泽东也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可以与之并立天下指点江山。所以,孤独是饱经风霜袭击却不愿与百花争艳的一枝寒梅,它凌寒盛开,是一种坚忍的心志和无言的承诺。孤独是隐居在深山里的一株独开独落独暄妍的幽兰,它风情独占,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和高标的姿态。孤独是一丛一年四季都青翠欲滴而又郁郁葱葱的青竹,它挺拔向上,是一种昂扬的斗志和不变的操守。孤独是一篱遗落在村野的秋菊,它素洁淡雅,是澹泊的心境和超脱的情怀。

      我孤独,故我在;我孤独,故卓越。在穷苦潦倒中死去的孤独的梵高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被人们嘲笑为疯子,但一副拍卖一亿七千万的《向日葵》,证明了他其实有多么卓越。天才的布鲁诺因为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先知先觉者被消灭,但真理的火炬永不熄灭。卓越者因其卓越在一开始受到的往往不是敬仰和追捧,而是误解、白眼、嘲笑、谩骂、围攻甚至绞杀。卓越者遭遇的不仅仅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凄凉,更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打击甚至毁灭,因此常常会出现,卓越是卓越者的墓志铭,平庸是平庸者的通行证,这实在是一种社会的和文化的悲哀!也许,欲戴王冠,必受其重。换个角度,孤独——这也是卓越者必付的代价。现实的情况是,孤独者未必卓越,但卓越者一定孤独。

     综上所述,虽然各自的孤独不尽相同,但在苍茫无际的宇宙中,生灵皆孤独。就像北岛说的,我们的杯子碰到一起,听到的都是梦碎的声音。为什么会如此呢?

     据说立足太空看地球,它也不过是个蔚蓝色的漂浮物,它也在进行着漫无目的地孤独漂泊。也许是拥有巨大能量的地球,把自己的这种孤独感传导给了他的寄生物——渺小的人类,于是孤独就成了人类的宿命。也有人说,地球不过是个另类的监狱,而人类都是在外星文明中犯了错的罪人,被流放囚禁在地球之上,而一群被放逐的弃儿,必然与生俱来地带有孤独之感。

      宿命也好,弃儿也罢,既然来到了世间,自然就会立足当下追求美好。即便我们摆脱不了孤独的魔咒,也力争把消极的孤独变得积极,把现实与病态的孤独升华为诗意乃至卓越,这也许就该是人生的一种意义吧。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七绝崖菊 后一篇:说心神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