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 来 和 尚 怎 样 念 经

(2012-01-29 01:17:02)
标签:

文化

 

远 来 和 尚 怎 样 念 经

 

春节期间总算空出了身子,就看了几本书,印象深刻的有三本:

《一辈子也别丢下我》

 远 <wbr>来 <wbr>和 <wbr>尚 <wbr>怎 <wbr>样 <wbr>念 <wbr>经

 

这是我的学生孙海潮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是一口气看完的。这书的初稿在6年前我就读过,当时觉得故事人物都不错,可惜写的太糙。没有向熟悉的出版社推荐,后来他跟我说他经常熬夜修改书稿(他本职工作也是很忙的)——如今书出来了!写的确实好,和原来的草稿简直判若云泥了。这是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对80后有事业心的男子的塑造——(不是自传体的)直击人心。不是参考类型,而是将人物放在现实环境里考验,说考验不确切,应该说是检验,够狠的,就是将人物直接扔进矛盾里了,看你咋弄?

这就让人不得不跟着走了。

我并不收学生,而孙海潮则是以他的勤奋和思考深度感染了我,我才答应承认这个名分的。那时,有家出版社向我约关于唐朝皇陵文化的稿子,我就交给他作初稿,完成的居然也很漂亮。今天看见他成功的推出了这部长篇,当然十分得意。

 

另外一部就是《女真英雄秘事》

远 <wbr>来 <wbr>和 <wbr>尚 <wbr>怎 <wbr>样 <wbr>念 <wbr>经

 

作者景文玺。

也是一部长篇小说。

此人也叫我老师,但是,我们没有见过面,只是在网上交流。

不过,这部书只能说是“小说的形式”,将辽兴宗时代的五国部生女真写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对任何一位研究辽金史的人都有参考价值。

这部书对我来说也是一口气看到底,因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我的真名实姓写进了书,当成了书中的一个人物——辽金史专家王德恒。“王德恒”的出现成为推动情节进展的一个因素。比如,每当王德恒对获得的契丹文遗物的一个破译成功,按照破译出来的结果,就会引出一段五国部的历史,也惹得人跟踪看下去。

将当代还活着的人写进小说,也不失为一个创意。

 

再就是这部打印本了,还不算是一部书。但是,由于它多处提到了我,而且是用于拍摄电视片的,对我的触动也特别大,所以,在这里要着重谈谈它。

此书的第一集:《周口店记:持久的火焰》写到:

 

“这是北京市燕山区。1980年初,国务院正式命名以北京市石油化工总厂为中心的石化特区为北京市燕山区。公布后,有人认为这个命名不妥,理由是:石化总厂处于北京的两南郊,周围的山峰属丁太行山山脉,而燕山山脉是在北京的东北方向,有张冠李戴之嫌。为此,原燕山区文化馆从事文物研究的同忐曾专门撰文就古燕国的地理位置和燕山得名作了有理有据的考证。

文章指出,燕山区位于北京两南郊40公里,据北京猿人的故乡周口店只有5公里,境内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证明距今5O万年至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据文献记载,历时(史)早期,这一代曾是山戎肃慎等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

可以非常明确的说:全国只有我一个人研究了燕山和太行山的关系,并且发表了论文。而且,我在当时的北京市燕山区文化馆的院里工作过。

我当时工作的部门不是燕山区文化馆,而是燕山文物管理所,几乎我的任何简历上都有记载,百度上对我的介绍也都是这样写的。

我在到燕山区之前在国家建委工作过,国务院地名办公室也在建委大楼办公,在80年前由于在一个食堂吃饭,我和他们就熟悉,对于燕山和太行山的关系就做过探讨。之后,我上了北京市文物普查培训班,要求调到文物部门工作(当时叫“专业归队”),才到了燕山文物管理所。我写的《燕山区得名的历史渊源》发表在《地名知识》杂志第四期,那时我已经27岁了。

我的研究成果发布后,在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都引起很大反响,至今仍然聚讼不决,所以,应该是写上“当时在燕山文物管理所工作的王德恒曾专门撰文就古燕国的地理位置和燕山得名作了有理有据的考证。”按照有关著作权的要求:社会科学独家研究成果应该标明出成果的人是谁。

 

关于所谓“大燕山”和“小燕山”。这个提法出自门头沟的一位。我搜索金陵的资料的时候,看见了了这位(应该是个先生吧)先生说的大燕山、小燕山的说法,便留言问他典出何处?他没有回答我。当然也问了金陵的来历,此人也没有回答我——这里就当做大小燕山真实存在而加以论述,可见学问是多么的不踏实。

这部作品的作者在写这部关于方山文物的作品时,在我的带领下,只对大量的房山文物考察了一天,再就是要了几部我和几位朋友的作品,我借着拜年的机会向几个研究房山文物的专家询问过,他们也没有受到此人的采访,所以,对房山文物的描述大多是错误的,不准确的。对一个地区文物的介绍不准确,也意识不到文物的价值,根本达不到国务院批准的高度,这实际上就是在损害房山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