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专员要上了

标签:
文化 |
昨日在市场竟然见到一辆卖盗版光碟的小车。而价格低的惊人—— 一元钱一张。小贩说,处理完了,再不干了。这行走到头了。
无疑,这是方便的网络下载造成的。
网络下载连盗版都顶了!那就更别说是专门制作和售卖正版娱乐产品的了。
这几年,许多音像业的从业者纷纷转行,有的甚至倒闭。
作为全国最大的音像制品和发行者FAB集团公司,对此忧虑重重。
下个月,中国版权协会将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会,我受约对音像市场和开辟新道路进行调研,这对我也是老课题了。但最近得出的结果,却是乐观的。为什么乐观?就是觉得开辟新的发行渠道,或曰第三渠道还是有希望的,在数码天下的环境中也是有很大的希望。
首先,互联网并不能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我联络了10个朋友,首先测试从网络无偿下载能否满足要求。结果是:靠网络无偿下载根本不能满足要求。6月我被调往一个杂志社担任个副主编,想熟悉一下资料,找10本书,结果只搜到一本,其它的还是需要从图书馆和局机关的资料室找。自己还到书店购买了两本。
其他人和我差不多,其中一位朋友想读读我,找我的作品。我一共出版了11部书,他在网上只搜到了一部。是在搜狐搜到的《壁画迷雾》。虽然找到了,但我没有授权给搜狐,只一个电话,20分钟后删掉了。而且那是半部书——另一半我根本没有拿出来。
一位朋友要听的歌曲也没有找到,而在FAB的曲库里所要的资料全部都找到了。
如此,看来社会对资料和书籍的需求,靠网络无偿下载绝对满足不了。
还有,就是网络资料不是很可靠,没有依据。我在编杂志的实践过程中,遇到引文的地方,总要找纸质印刷品核对一下才放心。
而要是解决了网络盗版问题,应该说发行电子读物还是很有希望的。
我参与了一个计划的制订:就是在全国各地招聘10万新媒体专员,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各个网站,看看是否有盗版现象,如有,当时制止。如果制止不成,诉诸法律。为了繁荣文化市场,新的反盗版措施也正在制订。全国抵制盗版联合体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也很高……
想想有10万人监督盗版问题,确实感觉有希望。
只要坚决制止网络盗版,避免了网络传播,就解决了大头。就是在网下有那么几个人就是几十个人互相传播,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侵权。
如果按照地区为网下的人授权,留下QQ号和联系方式,上门服务,(或者QQ传?),收费是否成为可能?哪怕是信箱传输,也无法制止——但只要将网络公开流传制止了,使网站不能进行大规模盗版,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特别是对特殊需要的人和特定作品,还是能够售卖出来一些作者的效益的。
如此,作者会将作品交给有专门从事电子读物发行经验的单位的。
我是将我享有的版权交给FAB经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