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大观》(以下简称大观),是杨海峰、苏宝敦编著的一本全面系统介绍房山文化旅游集聚区的著作。两人都是多年的文物工作者,对房山文物可以说是如数家珍,杨海峰先生如今还担任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办公室主任,同时又是周口店博物馆馆长。苏宝敦曾担任过房山图书馆馆长、房山文化文物局副局长,多年主管文物工作,所以,不论在政策把握上还是在理论探讨方面乃至行文叙述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由他们二位编著这样一部书就是历史的选择。
综合看这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全。不但把北京市政府划定的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所有的文物景点都阐述到了,而且对有些历史和文化资源虽然不在集聚区以内,但只要是对房山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和文化集聚区有关,为了完整阐述房山文化,便也有选择地收编叙述了一些典型文物,如对良乡塔的介绍。这样全面的收编,无疑对于游人,特别是“驴友”尤其是热爱探索地域文化的“驴友”是一大福音。
二、精。多年来,许多专家,许多的房山文史工作者、文物工作者和爱好者撰写了许多关于房山文化的研究及介绍性文章,林林总总,单以正规出版成册的记,也不下四五十种,编著者在这些作品中去芜存菁,平衡轻重,集萃起来,所以,介绍中就有了准确性和客观性,仅此点就使这本书就有了工具书的特点,可以说一册在手便能了解房山;平日里,插在案头,闲时翻翻展卷有益;出游前翻翻便能心中有数,就是做课题时翻翻最起码能了解到前人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资料占有程度以及理论和学术上达到的高度。
三、通。编著者之一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学作品出版或发表。所以在写作和编选中,注意了文字的通俗易懂,行文流畅,这使得阅读成为享受。也便于初读者消化理解,这对于普及房山文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总之,确实应该为这样一部书的出版叫好,同时因为笔者看的很细致,察觉《大观》这部书也有些遗憾存在:
其一、校对不精,两三页总会蹦出一两个错别字,笔者顺着线索搜检下去发现有些错别字在原始资料上就是错的,这就是说缺少“意校”,也缺少熟悉房山文化的人或曰内行编审。
其二、《大观》中有一些文学作品的内容,闲翻时误以为是历史真实,这方面加以注明为好,否则容易造成误解。
其三、这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对房山文化文物做了许多研究,出版和发表了许多作品,有的颇有创建,有的使用了最新材料,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研究成果,《大观》中在这方面介绍的相对少一些,这在修订再版中应该予以补正。
希望上述三点遗憾将在重印中得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