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慕容儁和曹操墓的真伪

(2010-01-28 21:43:25)
标签:

文化

 

    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慕容儁和曹操墓的真伪

 

    这个题目多么像是在炒作曹操墓!但是,要弄清楚曹操墓葬的真伪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在否定曹操墓的各种理由中,有一个称,历史上有两个魏武王,除了曹操之外,其中还有一个定都邺城的冉闵,他建立的国家称“魏”,俗称“冉魏”,他主要活动在漳水这一带,也被后世称为“魏武王”。而且,此“曹操墓”中出土的标明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质铭牌,和历史上冉闵所用的兵器十分契合。

     《十六国春秋》、《册府元龟》等载:“冉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

    冉闵之勇,史书上多有记载,对他右手常所用的挌虎大戟,人们也印象深刻。以一人之力在重重包围之中,还能斩杀三百余人,也确实是勇猛得可以。

     曹操虽然多年将兵,要说他能执戟上阵交锋,几乎是没有记载的。

    虽然后来冉闵在和前燕的交战中由于众寡悬殊,马死遭擒后又被杀,但他死后被前燕皇帝慕容儁追封为“武悼天王”,后人简称魏武王,在史料上有着明确的记载。

    所以,有人认为,冉闵这个魏武王是这座墓的十分有力的竞争者。质疑最烈的倪方六也推出了这条理由。

    现在,我们就还原这段历史,看看这座墓中究竟埋得是哪个魏武王?

    《晋书· 石季龙载记》、《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九晋纪二十一】、《晋书·慕容儁载记》。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后赵主石虎死,后赵大乱,诸子争位,互相残杀。兵权在手的冉闵杀光石虎的子孙在永和六年(350年)初,自立为帝,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永和八年(352年)正月攻取了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

    借着中原大乱之际,前燕的第二代皇帝慕容儁发兵20万攻入河北地区。就在冉闵称帝的这年,前燕兵攻破蓟城(今北京城西南),两年后在此即皇帝位,以蓟城为国都,以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为陪都,年号元玺,署置百官。

    这是北京第一次称为“帝都”,以前蓟城虽然也是燕国的都城,但那是“王都”。

    冉闵也想夺取蓟城但没有成功。由于他发了“杀胡令”,多次和匈奴、羯羌交战,虽然几乎将这两个民族杀光,但是自己也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当前燕大将慕容恪指挥10万人马和冉闵决战时,冉闵带领一万人马凭着神勇十战十胜,但是,最后被慕容恪以拐子马包围,最后他的战马朱龙力尽扑地身亡,他被前燕骑兵擒获。被送到慕容儁面前。

    慕容儁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当时太有名了,又适逢天旱,有人认为是冉闵魂魄作怪,慕容儁派人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冉闵的后人称他为“魏武王”。

    这里明确指出,冉闵得葬地在龙城的遏陉山,也就是关外了。前燕不会将他的尸身运回安阳安葬的,何况那时安阳一带也没有见者大旱的记载。

另外,冉闵亡时最多不过三十一二岁,和墓中出土的有六十岁的头骨差距太大,所以,曹操墓中埋葬的绝不是冉闵这个魏武王。用排除法,不是冉闵,那就应该是曹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