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
(2010-10-02 09:33:39)
标签:
杂谈 |
我觉得人生很多时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孩子到了适学年龄,要读书;出学校,要找工作;二十来岁要谈恋爱,结婚……年老了,面对死亡。对于每个阶段的人而言,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对于80后来说到了适婚年龄,通常80年出生的媒体喜欢讲三十而立,但我认为人什么时候立和年龄没有关系,就像人死也不是非要等待年纪大了。有些人为老不尊,活长了只是增加脸皮的厚度。
当然,有那么多的问题值得人们去讲80后,比如工作报酬、独立住房、长幼分居、相亲配对,但这些问题都是以前的人经历过的,后来者也要经历的,所以不算问题的问题。然而,前人要让后人足资可鉴,就不能太丢份儿。工作住房两者短期内不易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婚姻很大一部分是涉及观念的东西,议论起来并不觉得虚无。
结婚到底是什么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青年基本上不接受,内心里至少如此,但仍然有蛮多人听从了这样的安排,如果这个家里边推荐的女孩你喜欢,那当然没什么遗憾,而如果你对她不感兴趣,应该是只杯具。生活虽然一手洗具,一手杯具,但我们都希望杯具不存在的。越来越多人在避忌爱情时喜欢拿缘分说事,会讲所谓缘分未到之类的话,但我觉得缘分应该不是指一见钟情,因为世界上没那么多一眼就看对眼的,实际上也不存在说这辈子只有一个异性适合你,找对象就是找比朋友更好的朋友,当然说你能理解我,我能包容你,我们就很好,但是你若不能理解我,也能包容我,则更好。爱情是要有爱,这比较贵的,相对而言,结婚是要便宜得多。因为我同意,结婚是一个人击败了另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无论男女,在你的生命中都应该曾经作为你的手下败将,而结婚后是否还言听计从就管不了的。
我并不是刻意把婚姻当战争渲染,虽然现在“婚姻保卫战”之类的片子很流行,但结婚是一件本质上双方都认同就可以各花4块5领证的事情,然而,习惯了爱情里死去活来和悲苦情仇的男女,他的价值观不好轻易被改变,有时一个人会对这种事表现出超强的耐心和超强的执着,一些女孩说我受不了他软磨硬泡就从了,但这也不是从了就能作数的问题,因为从了还会有背叛,不背叛不定是背叛的筹码低,而是背叛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贬义,骂一个男人负心绝对比骂他花心严重。婚姻惨淡收场,要有心理预期,同样,春暖花开也不是太意外。
人年轻时总会体现一点朝气,但这个社会愈发残酷,上班族去网上寻开心,有时年届三十,身边还没有个对象,那么在MSN、QQ里互诉衷肠也是件不错的事体,但是呢当你晚上睡觉时一定缺个妞或者一个温暖的肩膀,这时你就想到结婚其实是个找伴儿的过程,这个伴每天出现你肯定烦,但是不出现你又特别无聊,真正说对一个姑娘或小伙子每日每夜没日没夜地思念那是演戏呢。因而,结婚因为现实意义而显得蛮重要的。张爱玲不是说,婚姻是最廉价的嫖娼?那么找个人演对手戏不是没什么不好的啊。接着两个人可能会有小孩,很多人喜欢小孩,我觉得是这样的,人都有爱幼但不定怜老之心,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孩能让夫妻双方找到某种存在感。父亲会说,生个男孩好像我,英俊担当,母亲会期盼,生个女娃好像她,似水柔情。大家都空虚得很,在找寄托,碰巧有了,不也是很好吗。而年轻时虽然辛劳,但总是有机会去尝试新鲜的东西,老了有个伴儿在身边照看,才最重要。
结婚大抵不能算作传统性的东西了,而只是看你是否需要。
PS,送给你,也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