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鉴赏

(2014-04-29 10:33:31)
标签:

高考

教育

语文

诗歌鉴赏

分类: 忘书简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鉴赏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枫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次韵”是古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称为“步韵”,常用于朋友之间的酬唱。结合诗歌第五句中“折寄遥怜人似玉”句,可知这首诗当是诗人收到远方朋友的诗之后的应答之作。“书事”就是“写事”,从全诗来看,就是写自己雪后寻梅而后睹物思人之事。

此诗开门见山,直言自己“惆怅”,毫不遮掩,可见惆怅之情甚浓。而为何惆怅却并未明说。从字面上理解,应是“江头几树梅”使诗人惆怅。诗中三四句描写梅花,“前时雪压无寻处”一言雪之大,直将梅花淹没,使之不可寻觅,暗示着梅花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以此反衬梅花的坚贞;二言梅之白,梅花与雪花不可分辨,正面衬托梅花洁白。“昨夜月明依旧开”则使人觉着似乎这几树梅花曾被摧残,但一旦明月升起,就再次绽放。梅花、雪、月,皆洁白之物,交相辉映,则是烘托梅之高洁。

见此梅花,忆彼友朋,诗人便忍不住攀着几枝,准备寄给远方的朋友。“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折物相赠是亲朋之间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而此时,诗人想要传达的怕不仅仅是对朋友的思念,更有对朋友的安慰。梅花向月,表其忠心;君子如玉,言其温润。而这样一个佳人,却让诗人哀“怜”。

在下一句中,诗人直言“相思应恨劫成灰”。“劫灰”本是佛教用语,南朝梁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应”意“会”,此句意为,想起朋友,就会愤恨朋友所遭的劫难。再联系“惆怅“句,便不难理解诗人为何对着几树梅花惆怅不已了。他的朋友,也正是拥有像梅花一样的坚贞、高洁的品质,但却遭遇劫难;而诗人踏雪寻梅,却发现大雪压枝,与友人遭遇之无情何似!凌寒怒放,又与友人之不屈何似!睹物思人,也难怪在雪后难行的情况下诗人仍然住着拐杖在梅花之前徘徊不去。若注意到此处,自然能够理解诗人的“惆怅”乃是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心。

诗人为朋友之事而伤心销魂,沉吟不已,不知不觉便到了日落时分,寒鸦飞起回巢,才惊醒了沉浸在思念担忧之中的诗人,落日、寒鸦,描绘了一幅凄冷的画面,也表现出诗人徘徊时间之长和惆怅之深。但诗人与朋友相隔天涯,只能托物传情,寄诗表意,却不能相伴以疏解友人寂寞。说自己独自归,实际是在说朋友独居天涯,情谊深厚,将彼情作己情了。

【杨枫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纸媒刊用请联系作者yangfengxc@126.com

 

http://s8/mw690/001I8A0Xzy70YFXRyPZ0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