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货币强弱观二
(2024-02-15 11:44:30)分类: 个人备忘录 |
JLB
2013年6月25日07:28来函:“尊敬的元帅,请百忙后的闲暇可回复部下困惑:现在又一种说法,说可以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等将来再换成人民币买房,相当于打很多折。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求解。”
童牧野20130626复函:谁给您灌输这么傻的念头?请把那种傻念头,扔回给那些与人民币越来越无缘的穷神缠身者,让他们去瞎折腾、穷操心。财神弟子如我,深信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率,从多年前的8比1,演变到现在的6比1,是很正的正路。这条正路,还将很长。很多年后,更合理的兑换率,应在5比1,至1比1的区间。
JLB
2013年6月26日20:41来函:“幸亏元帅正解,要不然又要被那些炒汇吹鼓手忽悠住了。有元帅犹如神助。”
童牧野20130629随笔:正负纯客观,褒贬依立场。
上章提到“……对人民币的影响,是正面的。……对人民币标价的产品的影响,是负面的。”
所谓正面影响,是向上加的影响(如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人民币对内购买力的增强,逆回购的利率上涨)。所谓负面影响,是向下减的影响(如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下跌)。
无论正面、负面,都是中性表述。表述的事实本身,不牵涉褒贬、好坏。至于好坏评价,依各位立场而定。
比如,人民币升值,对出境旅游消费的中国百姓是好事:花更少的人民币就能得到境外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但对来华旅游消费的老外来说,就是“坏”事了,兑换同样一笔人民币,要破费更多的外汇。
同理,所谓负面影响导致股价暴跌,对融资买股做多的股民来说,巨亏甚至爆仓,那是“坏”事。但对融券抛空的股民来说,那是赚翻了、赢大了,当然是喜出望外的“好”事。正负的好坏评价,依立场而不同。
*
55013a.258《深层而本质的原因——长篇小说〈孜孜不倦刁德三〉第258章》童牧野作于2013年6月23日至2013年7月4日。发表在:《金融投资报》2013年7月6日第5155期第9页超级大户视野专栏。《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博客2013年7月8日。
后一篇:十年前的货币强弱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