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色成就了巴菲特

标签:
巴菲特投资男人好色理财财富成功生命信念理念价值杂谈 |
分类: 投资经典 |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巴菲特不是个好色的男人,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笨拙的,相比于他在投资上的天才成分,真是天壤之别。他追第一个老婆苏珊的时候,苏珊根本不理他,还忙着跟别的帅哥约会呢。因而,巴菲特曾经一度无计可施,只好去找苏珊老爸,就像找投资人一样,告诉人家,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富翁。乖乖,想不到,他这样还真让苏珊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就答应嫁给了他。他的第二个老婆孟克斯其实根本不是追到的,而是第一个老婆苏珊推荐给他的,这在常人看来真是太滑稽了,大老婆没把小老婆当成“二奶”对待,反而积极扶正,也许这事只有在苏珊和巴菲特之间才可以发生的那么平静,从这里看,巴菲特基本上是感情傻子,而苏珊不失女性的伟大品质。
我感觉,巴菲特在女人事情上的傻,却反而提高了他在投资上的成功概率。他一生大部分的精力不是花在女人身上,而是花在了投资思考方面,巴菲特每天看的都是年报,而不是漂亮女人的菲闻。在对待女人方面,巴菲特和他的导师格雷厄姆有非常大的差别,而这也许是两个人不同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格雷厄姆是个非常好色的教授,很有才华很风流,风流到什么程度?据说,有一次他和女友做爱的时候,碰巧有朋友(也是个女的)来家里探访,他竟然没有把做爱这件事情停下来,而是继续当着朋友的面做爱。这还不算,和女友做完爱了,他竟然问朋友玩不玩——这就是巴菲特导师的生活作风!难怪他曾经一度面临破产!
巴菲特为什么会对女人不太感兴趣?巴菲特真的不喜欢女人吗?当然不是,他也是个男人,不是神仙,可以没有欲望,但是,他可以克制自己,他也曾经为感情非常苦恼过,那是苏珊离他远去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像失去了灵魂。但是,他挺过来了,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投资思考上,从某种程度上忘却了感情上的伤痛。
巴菲特在感情上的有节制的人格特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他的投资行动中,从而使他总是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说过,“投资就是数钱,没有任何欲望和幻想。”
他又说,“人人贪婪的时候,应该有所恐惧;人人恐惧的时候,应该有所贪婪。”
他还说,“手中的一只鸟,胜过林中的两只鸟。”
1972年的美国股市是个疯狂的牛市,当时几乎所有的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于所谓的“漂亮50股”上,比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和得克萨斯仪器等。那时候,这些“漂亮50股”被炒到了天上去,平均市盈率已经高达吓人的80倍。巴菲特面对这种诱人的“色相”没有动心,反而非常苦恼,因为他没有办法买到足够便宜的股票。他因此,也把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大部分股票仓位清掉,只保留了16%的股票仓位,把84%的资金投向了收益率稳定的债券上。
价值的天平很快就倾向于巴菲特这种顽固的“不好色”的保守分子。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摇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然而,巴菲特这种“不好色”的男人却兴奋起来了。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就在1973年美国股市大幅下挫的时候,巴菲特悄悄地盯上了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在股票下跌的过程中大量地不断买进,特别是华盛顿邮报,巴菲特在其买进的一年多后市场价才达到他的持仓成本,也就是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是浮亏的。
但是,后来的事实却证明,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获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只股票,上涨了127倍。
在每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谈论到建仓华盛顿邮报的事。
他说,“1973年中期,我们以不到每股企业价值25%的价格,买下我们在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Company, WPC)的所有股份。计算价格/价值比率不需要特殊的洞察力,大多数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和媒体主管人员本该像我们一样估计WPC企业的内在价值是4亿至5亿美元,而且每天人人都能在报上看到它1亿美元的股票市场估价。我们的优势在多多少少源自于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从本·格雷厄姆那里学到,成功投资的关键就是在一家好企业的市场价格比固有的企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
-----------------------------------------------------------------------------------------------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高声欢呼:“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啊!
可是为什么大部分投资人做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