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

(2009-06-29 00:07:47)
标签:

戴维斯

“双杀”

“双击”效应

投资

理财

杂谈

分类: 投资经典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如果2008年股票投资者不幸遭遇了戴维斯“双杀”,那么2009年最好别再错过了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当沪指从6100点左右跌到1600点左右时,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少“双击”的机会。2009年,这类机会可能会更多,你准备好了吗?
    
所谓戴维斯“双杀/双击”是美国戴维斯家族的投资哲学。戴维斯家族祖孙三代在华尔街成功投资50年,其辉煌战绩足以与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相提并论。
    
1947年,38岁的谢尔比·科勒姆·戴维斯(ShelbyCullomDavis辞去在纽约州财政部保险司的职务,拿妻子的5万美元开始了职业投资。1950年前后,他将10万美元全部投资于保险股组合。在他1994年去世时,这些投资已变成了8亿多美元。
    
老戴维斯的儿子谢尔比·M·C·戴维斯(Shelby·M·C·Davis被认为是华尔街的神话。他从20世纪60年代的高投机行情下起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动荡中独善其身。他管理的基金在28年中有着22年战胜市场的记录。
    老戴维斯的孙子安德鲁(Andrew)和克里斯(Chri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接手“戴维斯王朝”,并继续创造出超人的回报。
    
戴维斯家族的投资哲学被称为投资行业的“奇葩”,注定要名留青史。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主要体现了企业成长变化与市场不理性预期对股价波动的双重影响。比如,在熊市中,投资者所面对的往往是估值下滑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在牛市时,则可能获得估值上升、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收益。
    戴维斯的策略很简单即以低市盈率(低于10倍PE)买入成长性潜力股(每年增长10%-15%),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每股收益)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例如,老戴维斯1950年买入保险股时PE只有4倍,10年后保险股的PE已达到15倍至20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美元时,戴维斯以4美元的价格买入,当每股收益为8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
    
事实上,大师们的股票投资理论和策略经过不断进化后,最终都走向了殊途同归。戴维斯“双击”实际上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费雪的成长股理论、芒格的绩优股理论等三者的综合,即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实现完美一击,然后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回过头来看,股神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策略其实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击”。
   
 远的不说,单说中国股民耳熟能详的中国石油。巴菲特购入中国石油H股的均价为每股1.68港元,动态PE是3.4倍,动态PB(市净率)是0.72倍,分红收益率高达15%(是当时国内5年期存款利率的5.38倍)。而且,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巴菲特非常乐观,中国石油不仅经营稳定、盈利能力强,而且分红政策稳定。随着经济升温,股市走强,国际油价攀升,中国石油成长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受到众人追捧。巴菲特卖出的均价是13.4元港币,平均PE是18倍,平均PB是3.6倍,不仅股票市值增长了近10倍,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分红收益。可以说,巴菲特的投资是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反观国内股民对中国石油A股的投资:在原油价格处于高位时,以16.7元人民币在一级市场抽签申购,PE是22.4倍,市净率是5倍;二级市场开盘炒到48.6元,对应PE为64倍,PE为14.8倍,何等的疯狂?在此之后的中国神华、中国船舶、中国远洋的上市和炒作,就更是一出出荒唐的“闹剧”了。要知道,戴维斯“双杀”——企业业绩下滑(EPS下降)、股市进入熊市(投资预期变坏,PE下降)所带来的“双重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例如,EPS从2元降到1元,PE从60倍降到10倍,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

   双杀策略其实很简单: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厚,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杀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双杀和巴老“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杀更实用一些。双杀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

  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